三季度开始快一周,才想起来,二季度的书单还没整理出来,赶紧翻出每个月的复盘,将二季度的书单做了整理。
二季度一共阅读13本书,平均一个月4.3本。目前这一阶段,阅读不仅是在增加输入量,还想通阅读,找出自己的不足和产生这些不足的根源,来完善自己。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作者:武志红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对我们拥有的坏习惯、悲伤、愤怒、内疚、恐惧等,我们要学着接受,在接受这样一个不完美的过程中,完成心灵的成长,给生命带来无限可能。
《为何爱会伤人》
作者:武志红
这本书的魅力就在这里,让我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理性看待我们曾有过的言行。在书中的大量案例里,似乎都能看到我们的影子,众多案例中更不难发现,我们会找到一颗树的成长规律,会了解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却往往忘记关注情感的成长;一如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根源可寻找,情感也一样有其成长发育的基石,我们的每个看似无理的决定和选择,都可在这基石里找到缘由。
《身体知道答案》
作者:武志红
《身体知道答案》是武志红开始进行灵修后写的书,武志红首先就提到这样的观点:身体是心灵的镜子,如果我们习惯于注意自己身体的感觉,时时安抚照顾它的话,很多疾病就不会因为日积月累而产生。
整本书也在用大量的心理学知识、作者接触到的多个案例,并与张德芬、吉利根等人所倡导的理念相结合,去深化“生病是身体发出的警报,这警报很多时候是心灵给予的潜意识在身体上的反应。”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两个健康和谐相处才能追求到真正的健康。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作者:李筱懿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一书,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细腻的文笔,讲民国期间26位有才华有美貌有家世的女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爱恨情仇的一生。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如何阅读一本书》以阅读的层次、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和阅读的最终目标为主题,详细分享了实用的阅读技巧,明确阅读是件在老师缺席的情况下,用一些好的方法主动跟着书的写作者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和成长。
在书中,作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从低到高逐级递增,而每个更高层级的阅读方式里又包含了低一层级的阅读方式。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分析阅读,这点从作者用整个第三篇章来讲述分析阅读就足以看出。
在对不同类型读物的方法中,又可看到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是适用于所有阅读书籍,分析阅读中给出的阅读方法,是要根据类型的特殊性选择分析阅读中适合的方法来阅读。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作者:科伊尔
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是一本告诉我们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努力走向成功的书。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大脑里的髓鞘质的巨大作用,而促进髓鞘质生长的方法就是持久的精深练习。正确的点燃激情,让我们积极持久的坚持精深练习;识别优质的伯乐,将我们推至精深练习区域。
整本书的内容,结合勃朗特三姐妹、朗朗、刘翔等案例,来阐述精深、激情、伯乐三个要素间的影响,印证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自控力》
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
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的《自控力》一书,首先对自控力进行讲述,并通过一系列实际的案例,从心理学、神经学和经济学等方面,从生理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几个方面,来寻找失去自控力的原因,并在每段章节结束时,推送一个意志力实验。这对想提高自控力又苦于没有办法的人来说,是可以尝试这些实验,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提高自控力的办法。当然,前提是得有这个意志力做完这些实验。
《爱和自由》
作者:孙瑞雪
孙瑞雪老师在国内实践蒙特梭利教育14年,书中通过系列案例,将在蒙特梭利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和传统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做了对比,直观展示前者给足孩子的心智成长的空间后,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智力等其他方面自然不会差;后者则一味强调智力的开发,却扰乱孩子心智的正常发育,看似智商极高却在长大至成年后难以处理好自己的人生。
孙瑞雪通过这本书告诉千万个父母:对孩子来说,心智发展最重要的0-6岁这一阶段,父母的职责就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作者: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用她潜心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告诉世人,婴幼儿是有心理活动的,他们的心理活动从胚胎时期就开始了。并且一直在这种内心力量的指引下长大。因此,蒙台梭利称“儿童是个完美的谜”。
这本书就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孩子从出生那刻起,就在渴望得到心理的滋养,而非简单的给予物质上的各种满足。
《断舍离》
作者:山下英子
这并不是一本简单的教我们如何丢东西的书,这是一本通过改变我们的行为来达到改变我们思考方式的书,让我们在新的思考方式的指引下,过上有品质的生活,让我们的人生也因此进入品质时代,通过对物品的取舍态度,来对待人生中的取舍,最终所得的便是“知行合一”。
《阿弥陀佛么么哒》
作者:大冰
十二个江湖故事看完,有苦有甜。仿佛一锅鸡汤里,被中医加入了黄莲,成了罐闻着香喝着苦暖心又治病的药儿。
这十二个和音乐有关的江湖故事,每个故事里的主角儿都是在音乐的陪伴下,选择善良带着善意行走江湖,故事里的人儿,都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
《呐喊》
作者:鲁迅
第一次读《呐喊》时,还是十几岁少不更事的年纪。在某个假期或周末,从妈妈的藏书里偷偷拿下这本书藏在枕头下,偷偷摸摸的看完。那时并不知道,鲁迅先生的这部《呐喊》,是一本名著级的小说集。
对鲁迅先生这样一部优秀的短篇小说集,当时的我只能用“我看过”来表达。这次再读,细细看完每个故事,只觉现在的自己仍是肤浅。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并成为中国近代文学的奠基人,见他在《呐喊》里的多处引用便可知先生曾饱读诗书;看他在故事里描述晚清时小镇的人情世故,来暗喻当时昏暗愚昧的社会现状,明白这些文字曾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中的国人从沉睡中醒来。
《微表情心理学》
作者:徐谦
《微表情心理学》这本书,主要是通过对人的细小动作,细微的表情变化,以及常见体态和衣着装饰等,来辨认一个人的性格,推断一个人的修养,识别一个人的心理活动。通过微表情的变化,勘破一个人的真伪,洞悉他人内心深处潜藏的玄机,从别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观察对方的微妙心理活动,抓住对方身上我们想要获取的信息,让自己获取更多的制高点。
同时和一季度做了个比较,一季度阅读6本书,没有书笔记,没有读后感;二季度阅读13本书,完成7篇读书笔记,13篇读后感,这是很好的量变和质变,和过去的自己相比较,为自己的进步,点赞!
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被一些人影响着。
比如,此刻正在整理书单的我,脑子里总在回荡着采采说过的两句话,一句是“经典那么多,时间又有限,看毛畅销书”,一句是“不读书,去再多地方也不过是个邮差”。不仅是整理书单的此刻,在选书的时候,这两句话也会时不时的蹦出来,提醒自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去看些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