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师和家长停止了学习的脚步,那么就没有资格做一个合格的老师或家长。
老师和家长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所以首要明白“教”与“学”是一个平等(而非互利)的关系。所谓“教学相长”,也是要建立在这个平等的关系之上。
孩子的心灵柔弱而敏感。任何不经意的评判或言语都有可能对一个孩子造成持久的伤害。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或孩子的画作,以及他的学习成果时,“责任”驱使我们总要给与一些“正确”的评价——事实上我们根本无法做到绝对的客观——但对于教育者来说,却经常会忘记评价的目的或初衷应该是为了让学习者保持足够的兴趣及动力,并从中得到启迪和鼓舞,但相反的是我们总会带有过多的自我主观意识去评论一个人或一件事,这样的评论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无论这个评价是好的还是坏的)甚至造成伤害。最显著的结果是骄傲和自卑感在这样不经意的评判中滋生。
带有伤害的教育不是教育,留下的只是伤害。这个道理浅显而深刻。竞争、攀比、分数,欲望、野心、压迫。。。。。这些都是伤害式的教育。整个社会结构似乎由这些组成,而每一个孩子都是无辜的。 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儿童到成年是一个逐渐失去的过程。这让我想起鲁迅《故乡》中的闰土,少年的闰土新鲜活泼,而中年的闰土麻木寡言,不管是什么原因使得少年的闰土不幸变成了中年的闰土,但我们却不难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现实——少年闰土是所有青少年的幸运,而中年的闰土则是绝大多数中年人的不幸——我们总是称那些没有失去孩子童真成年人为天才,但却忽略了每一个儿童都是天才这一事实。 想想看,为何庸俗的特征只有在成年人的脸上才得以显现就不难找出其中的原因。
再次引用歌德说的那句话—— “谁要是能够为自己与生俱来的才能而活,那他就由此找到了最美好的人生。”教育者能否和孩子一样时刻保持单纯和新鲜的 眼光看待问题,从而由孩子的身上再次看清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历来古今中外不乏向儿童学习且获益匪浅的例子,略有常识者便可知一二。 教育本身是一门学习的艺术,学习孩子就学习自然,懂得向孩子学习,这是迈出教育和学习的第一步,没有弄清这个道理的教育者无法承担教育的职责,更不懂得责任的深意。
许多事情我们都容易在过程当中迷失方向并忘记初衷。生活中没有绝对自信的人,绝大多数的人都在过着一种自卑而又自信的生活,并在这种分裂的过程中,希望找到一条可以应对一切问题的生活法则,然而种种失败的经验以及生活的变幻莫测一再提醒我们,任何事情都没有固定的法则,面对生活的各种琐碎,我们既不能回避又不能掉以轻心,只有时刻保持警醒和清明,才有可能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任何脱离体验的知识都是二手的无用的知识,任何所谓的生活法则都应被抛弃,否则无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变得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