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关于“应该”两字,接触的最多的大概就是这道题应该怎么做,面对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应该”二字,不知不觉在我的脑海中,意思从suppose to be逐渐演化为mean to be,从建议演化为笃定。糟糕的是,今天我才发现这个可怕的情况,并且我不知道,这在我的脑海中已经存在了多久。幸运的是,今天我发现了这个可怕的情况,从此以后,我都将开始提醒自己时刻注意这个情况。
如今想来,追本溯源,使我养成这样“应该”思维的当归因于填鸭式的教学吧。因为身为文科生,所以接触的开放性题目较多,例如高中所修学的语文政治历史题。谈谈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这样的诗句描绘了一种怎么样的意境?虽说是开放型题,老师们却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思考方向的答案,给出了高低立见的分数。课后习题本最后几页总是粘贴着开放题型的开放性思维的引导方向,甚至称作为“标准答案”。从此开始明白,什么样的思考方向才更容易拿高分,怎么样的答题,才能够更接近标准答案。发散开放性思维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从此泯然众人。
奥德修斯那个关于妖怪的故事,更是让我想到让孩子切苹果的故事。大人们总是从中心的苹果蒂下刀,将苹果切成两半。长此以往,这样的一种习惯,好像变成了一种常识。掌握它,你便是一个正常的人。而一旦还未掌握这种“尝试”且想象力无限的小孩儿,想将苹果以横向拦腰切做两半时,大人们便像是小孩儿违背了什么纲常伦理一般,疯狂的想要制止。来不及阻挠之下,孩子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开心的向大人们展示他切开苹果后发现由苹果核构成的星星。
太久太久以来,我都沉浸在这样的“应该”中。在爸爸妈妈的照料下,我总是认为,他们对我付出的都是应该的,因为我是他们唯一的孩子。在恋爱中,我总是认为,无论发生任何争吵,男朋友谦让着我是应该的,因为他需要更爱我。在学校里,我总是认为,我应该得到老师的关注,同学们也应该喜欢我,因为我的学习不差,我的性格不坏。工作了之后,我总是认为,我应该充分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我应该不仅仅是做些打杂或是一遍遍重复的事情,领导们应该对我爱护,同事们对我也应该友善。而一旦现实逆于我的“应该”思维,烦躁、不安、抱怨、愤怒、失望等等消极情绪接踵而至。而这些应该,事实上都只是我的愿景。太多的关注,都被放到了他人和现实世界上,以至于忽略了自己内心本该建立面对不完美的平和。
仔细想想,也对呀,爸妈给了我生命,养育了我到至今,我有什么理由不满足?男朋友是很倔,碰到什么事情都想跟我讲道理,但是那也总好过遇到事情什么话都不说的冷暴力。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个性,每个人也都有自己自私的一面,何必要把自己放在和人民币一样的高度上,期望人见人爱呢?与其把注意力放在除自己之外别的事物上给自己找心里不痛快,不如时刻提醒自己,有些路走不通,那就换另外一条路。与现实对抗不了,那就接受它。即使这个世界不完美,沿路也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风景。
最后用陈海贤老师课上所说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文章并且警醒自己。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得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你来设计的,宇宙根本不理会你的喜怒哀乐,世界有时候就是有很多不公平,人生就是有很多苦难和不如意。你盯着现实与“应该”的裂痕,沉浸在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当中,就没有办法多看一眼这个世界中美好的东西。这就是应该思维对自我发展的妨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