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镇叫李庄镇。
李庄镇位于四川宜宾市以东的长江南岸,有三千多年的建镇历史,是一个地道的古镇。因为就在长江边上,有着优越的水运条件,明清以来成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水运码头和物资集散地,造就了李庄的热闹繁华。
然而,真正使这个蜀南小镇名震全国,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却是因为一封电报。
电报内容很简单,只有16个字:“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费用,地方供给”。电报中的“同大”是指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在上海,与四川的李庄镇相距万里之遥。这封短短十六个字的电报,不仅将“万里长江第一镇”与“东方名珠”联结在一起,更是书写了一段深重的民族血泪史、苦难文化史。
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后,同济大学在江湾的校区被日军夷为平地,同济大学师生背负着国仇家恨走上了迁移之路。先到浙江金华、后到江西赣县、再到广西八步、又到云南昆明。然而随着抗战局势的恶化,所到之地竟无一处可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到了1940年7月,在昆明期间甚至发生了学生被日机炸死的惨剧。无奈之下,同济大学领导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的指令,决定在四川南部的宜宾和泸州一带找一个落脚之地,以便继续办学。
实际上,因为当时大半个中国沦陷敌手,从长沙中下游的上海、南京、武汉、长沙等地迁入四川的机构和人员太多,小城宜宾早已是人满为患,难以立足了。幸赖有同济大学校友、宜宾本地人钱子宁奔走联络,四处打听寻找,机缘巧合之下,找到了南溪县的李庄镇。
从当时的情况看,南溪县城是有条件接收同济大学师生的,但当地的官僚士绅怕给当地社会造成不利影响,不肯出手相助,反而以“小庙供不大菩萨”为由拒绝了。而李庄镇的社会贤达罗南陔却有着非同一般的眼光、胸怀和气魄,他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召集本镇的官僚士绅和富商名流商议,决定欢迎同济大学迁入李庄并尽全力提供必要保障,于是便有了前述电报的发出。
电报发出后,李庄镇全体动员,把镇内适合办公办学的会馆、庙宇、祠堂等全部腾了出来,吊起菩萨神像,收起祖宗牌位,打扫街道庭院,迎接同济大学师生的到来。
笔者前几日到宜宾出差,考察了李庄古镇,当年办学的建筑旧址依然保存完好。可以看出,当年同济大学校本部占用的是禹王宫、理学院占用的是南华宫、医学院占用的是祖师殿、工学院占用的是东岳庙等等。
从此,同济大学师生在这座千年古镇找到了办学之地、栖息之所;千年古镇李庄也迎来了新生命、展开了新的历史画卷。从1940年到1946年,短短几年时间,李庄镇从名不见经传的蜀南小镇,一举成为当时的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与重庆、成都、昆明齐名,甚至有了“民族精神的涵养地,传统文化的折射点”的美誉。
当年的李庄,不仅有同济大学,还有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一批学术机构,云集了梁思成、林徽因、傅斯年、董作宾、李济、童弟周、陶孟和等一批大师级人物。一座只有3000居民的小镇,在6年时间里竟集中了近万名学界精英,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也应属历史之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