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茜你记住,正能量不是没心没肺,不是强颜欢笑,不是弄脏别人来显得干净。而是泪流满面怀抱的善良,是孤身一人前进的信仰,是破碎以后重建的勇气。
——《让我留在你身边》
最近看了一本非常治愈的书,是张嘉佳的《让我留在你身边》,这是张嘉佳以自己领养的狗狗女儿梅茜的视角写成的一本暖心故事集。
梅茜是他婚礼的花童,是他离婚后最重要的财产,是他风餐露宿的伙伴,是他浪迹天涯的影子,是他三十岁拥有的女儿,十年中最依赖他的存在。
梅茜很胆小,容易委屈,见到生人立刻躲到老爹背后,也曾经陪老爹签售,被读者差点摸秃了脑门。她会笑,咧着嘴,眼睛眯成缝,也会哭。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常潸然泪下,偶尔也会心一笑,想起了老家那个陪伴了我们十年的小黄毛,他已于庚子年十月初九晚离世。
他是爸爸从隔壁村熟人那里抱回来的,那时候他刚出生不久,才勉强学会走路,我为他取名叫“多多”。
多多是我们家养的第一只狗,我从没见过刚出生的狗狗,小小的一只,毛发柔软顺滑,耷拉着耳朵到处嗅。
爷爷奶奶跟宠孙子似的惯着多多,早饭的鸡蛋跟牛奶都要分他一半,中午炒的菜要留一部分给多多拌饭,就连晚上的面条也要加好佐料后从自己碗里匀一部分给多多。
这在农村算是狗狗中的顶级待遇了,以至于后来多多饭量越来越大,爷爷奶奶不得不把每日两个人的饭量计划改为三个人。
去县城读书后,我给爷爷奶奶买过很多好吃的,他们一般吃两口就会停下,说留点给多多吃,就像当初惦记我一样。
入冬后爷爷还拿自己的棉衣给多多做了专属的窝,四面防风的那种。
家里的年轻人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多多跟爷爷奶奶相处时间最多,也最听他们的话。
那时候爷爷奶奶还在种庄稼,上山下河不论多远他都跟着,爷爷不知从哪捡到一个铃铛,亮蹭蹭的,摇起来声音清脆悦耳,当天就编好绳子给多多戴在脖子上。
自那以后,只要听着叮叮当当的铃铛声就知道多多在附近。奶奶说,有时候去到深山人烟稀少的地方难免有些害怕,但只要听到铃铛声就安心不少。
爷爷还有个姐姐,我叫她姑婆,近八十岁了,干活很是厉害,但就是胆子特别小,姑爷走后她一直是一个人生活,住的地方也比较偏僻,每次从我们家做完客回去都要爷爷送到家。
多多跟着去了几次后就很熟悉那条路了,有天爷爷刚好不在家,奶奶送到半路累了就让多多送,多多当真一下冲到前面带着姑婆往家的方向走,那天多多到家后已经是晚上了。
据姑婆说多多当时确实是把她送到家看着姑婆进门后才离开的,后来,她也养了一只狗狗,叫小白。
说来奇怪,虽然全家都很宠爱多多,但他身上没有半点嚣张跋扈,即便是给他准备了最香的饭菜,若有其他狗狗过来吃,他从不会针锋相对,而是退到一旁让给其他狗吃,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爷爷奶奶在常他耳边念叨的原因。
后来,我去了更大更远的地方上学、工作,但无论时隔多久回家,多多都记得我,都会到我脚下蹭蹭。
但渐渐的,他开始有了些改变。 以前是飞奔到我脚边,后来是一步步走过来;以前吃完一碗饭只是眨眼间,现在只能吃下三分之一。
他的眼睛不再清澈,开始表现出倦意,身上一把一把地掉毛,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
我开始有些危机感,他好像不能陪我们很久了。
奶奶说,多多走的前一天气温极低,他们出门办了点事,下午回到家的时候多多已经把整个身子都伸到了火盆里面,其实里面的柴火已经全部熄灭了,他应该是太冷了,想寻求那么一点点的温暖。
张嘉佳在书中写到,十年,除了童年时代的父母,没有第三个生命,如此长久陪伴着我,日日夜夜。
多多也在这十年间日夜守护着我们的家,守护着爷爷奶奶。 那个曾经小到一只手可以托下的他,那个我拉着一步步学着走楼梯的他,那个帮爷爷奶奶抓偷鸡贼的他,在那个冬夜,彻底的离开了我们。
他从我的全世界路过,我也必将带着那些润物细无声的爱与守候将他永远留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