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又买了一节写作课,打算好好学习,系统梳理之前的写作体系,毕竟我之前一直活在迷茫和焦虑里。
不过好景不长,前几天的作业还能勉励更上,没过几天我又打回原状,只听课,不动笔,屯着满脑子的焦虑和想法,总想着明天总能完成作业的。
当然结果可想而知,明天还有明天,正好应了那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身边的朋友有时候很佩服我,总觉得我一直在一个学习的状态里,不断地报班、学这学那,平常的生活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我知道在大多数同事和朋友眼里,我是个好学上进的代表。
但如果你真的了解我,你会发现我大部分的知识付费都打了水漂,充其量只是蜻蜓点水般地掠过了每一堂课的大概,很少有一堂课真正经得起推敲的。毕竟我不会告诉你,我没学过的课程堆满了一整个网盘,我也不会告诉你,正是因为我对知识充满了焦虑,我永远在买下一节课的路上。
我很佩服另外一些很厉害的朋友,小蒋大概算上一个。
她大一的时候,告诉我自己要做一个电台主持,那时候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明明连专业都和这个理想隔了十万八千里,怎么能有这么个想法,时间久了,我也忘记了这件事情。
没想到今天在朋友圈偶尔看到她的动态,她今天刚刚成为自己想做的电台主持,我认真翻了翻她的朋友圈,才发现原来为了这个目标,她每天练声,主动去报班学习,放下身段抓住每一次机会去实践,现在已经像模像样,已经是半个专业人士了。
像他们这样的人,可能只是在某个不经意间和你轻描淡写的说了自己想要学什么,你甚至都不会放在心上,可是一晃几年过去,你会发现他还在这个领域不断练习,努力深耕,回过神来,你好像还是那个在原地踏步的Loser,而他们已经在某个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了。
我不是否定所有人的学习,有些人在业余生活自娱自乐当然没什么问题,可是最要不得的学习就是像我这样,假装在学习。
因为这样的学习,带来的不是成长,而是一种粉饰太平的自我心理安慰:我已经报了很多班,我已经学了很多课,我掌握了很多新知...我每天都在学习,但最后能学成什么样,我并不管。
我每天心安理得地活在我很努力的假象里,我每天理所当然的为学习知识付费。
但,真正的成长,在于我们内心的觉醒,我要改变自己,我要做出行动,我要变得更好。
报什么样的班,让什么样的老师来教,一定程度上来说,确实对你的学习有帮助,但充其量只能让你掌握正确的方法,如果你不能付诸以大量时间的练习,什么都不会有改变。
很多能力的学习,是很简单粗暴的。如果你要写作,重点就是在于多写;如果你要学沟通,重点就在于多说。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只是泛泛而过的知识,对你我而言,其实没有人任何意义。
我和你都一样,谁都没有办法跳过重点,被动的获得真正的成长。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描淡写的事情,我们很多时候只能从零开始,不计得失,不惜力气的去努力。
就像我读书时候,老师毕业送我的那句话:
“该撞的南墙,一面都少不了,该踩的大坑,一个都少不了,少说多做吧。”
愿你我共勉,毕竟努不努力,最后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