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晚上正在吃晚的时候,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我开门后看到是邻居。他一脸焦急地说女儿小贝放学后回家,之后就失踪了,已经报警了,但是还是请我们帮忙一起找人。我和爱人二话不说,安置好小孩后立刻帮忙寻找。我们从傍晚六点一直找到晚上十点,在监控室看遍了监控,走遍了小区及外围,没有发现一丝小贝的踪迹,甚至连小贝是什么时候走出家门的痕迹都没有找到。最后我爱人犹豫地说道,会不会还在家里。小贝的父母很笃定的否定,说家里只有她的书包,没有人。在我爱人的坚持下,小贝的父母带着我们回到了她家。进去之后发现家里确实没有人,我爱人挨个打开了她们家的衣柜搜索,最终在床底,将小贝找了出来。
小贝战战兢兢从床底爬出来后,头都不敢抬,说的第一句话是:
“爸爸,求求你别打我。”
她父亲好像并没有听到女儿的乞求,从我爱人手里一把将小贝拖走,大声喝骂,顺势扬手就要开打,我们赶紧拦住,劝他让女儿说出原委。
原来,小贝在数学测试中的成绩不理想,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小贝以为老师会把事情告诉她的父亲,她害怕遭到父亲的打骂,回来后越想越怕,于是干脆就躲到了床底下,一动不动,直到我们找到她。
我当时就感到一阵心痛,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就因为被批评了几句,害怕被父亲责罚,在床底一躲就是四五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不敢吭声,甚至她妈妈在小区撕扯着嗓子大声喊她名字的时候,她都不敢出来。她经历过什么样的事,才会令她对她的父亲如此恐惧?
答案我们其实都知道——家庭暴力。
我不知道小贝的父亲听到小贝这样说之后是什么想法,但我知道的是可能他并没有太多的心痛。因为接下来,我们被小贝的父亲推出了家门,而小贝则是歇斯底里的嘶吼:
“叔叔阿姨不要走,我爸爸会打死我的。”
在我们报警的威胁下,最终小贝的父亲还是打开了门,小贝此次躲过一劫,可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以后还会发生。我不知道小贝的父亲有没有想过她的行为会给小贝的成长带来多大的心理阴影和伤害,这种伤害不仅会伴随小贝的童年,还会影响她成年以后的生活,她的性格、人格都会因此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给她带来一生无法弥补的痛苦。
我们大部分人都经历过原生家庭父母带来的伤害,例如训斥、没有造成实质伤害的体罚等。毕竟没有父母是完美的,能够完全满足孩子的需求、从来不冲孩子发脾气的圣人父母是不存在的。这些行为大部分都是偶尔的,不持续的,也是为了对孩子起到管教的目的。
但也有一些父母,对孩子施行的身体暴力或言语暴力等不恰当行为,是长期存在的一种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心理上的伤害。受到伤害孩子们成年后,无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他们的性格变得自卑、自负、易怒、暴力、内向,甚至无法与他人正常相处。他们深陷这种痛苦,却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如果没有人指引他们,他们一辈子都会陷在痛苦之中。更恐怖的是,这种行为模式会不知不觉的被复制下来,继续伤害到他们的下一代。
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苏珊·富沃德,在与克雷格·巴克(影视编辑兼制片人)合著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将这些有持续性的、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伤害的负面行为模式的父母,称之为“有毒”的父母。本书用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展示了原生家庭中,父母给孩子造成的令人触目惊心的伤害,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疗毒”的有效方法。
注:“原生家庭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一、“有毒”父母的特征。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这句话可能是世界上最经不起推敲的谎言,正如《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所说,很多父母是不懂得疼爱子女的“有毒”父母。
“有毒”父母有哪些特征呢?
1. 角色倒置。
小贝又被打了。
小贝的父母是做生意的,家里除了小贝,还有个弟弟。小贝的父母因为太忙,他们要求十岁的小贝在放学后,给七岁的弟弟做晚饭。弟弟觉得姐姐烧的饭菜不合口味,没有吃。父亲回来后,怪小贝没有照顾好弟弟,导致弟弟饿了肚子,遭到一顿打骂。
这是“有毒”父母习以为常的一种角色倒置:把孩子当成大人。
当某个家庭成员需要照顾时,不管是父母一方也好,其他子女也好,“有毒”的父母总是将需要尽照顾义务的担子推卸掉,转交到同样需要照顾的孩子身上。
推卸的理由很简单:我很忙。
当没有能力照顾他人的孩子做的不够好时,“有毒”的父母不仅心无愧疚,反而是一顿惩罚。这种强加给孩子的家庭重担,会使本应当享受童真、享受呵护的孩子,感受不到应有的父母之爱,他们身上背负了成年人的责任。他们从小就要对他人付出,他们没有感受被爱的机会。可以试想,一个没有被爱过的孩子,成年后怎么会懂爱,怎么去爱别人。
2. 行为逻辑混乱。
小贝的成绩一向不太好,上一次小贝带着很糟糕的成绩被父亲狠狠打了一顿,并罚不准吃晚饭。不多久,小贝带着一份更糟糕的成绩来到父亲的面前,她本以为会遭到更严酷的打骂。万万没想到,这一次,她的父亲不知为何,不仅没有对她有任何的责罚,还对她进行了鼓励,甚至做了她很喜欢吃的饭菜。
这类“有毒”的父母给孩子的印象总是喜怒无常。同样的事情,在父母那里得不到一以贯之的回应。更有甚者,明明对的事情,父母无来由一顿爆锤;明明错误的事情,父母却网开一面。这种行为逻辑上的混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无法培养出孩子正确的、连贯的是非观,导致他们对是非的认知没有原则,任性而为。且孩子无法从前事吸取教训,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如履薄冰,长期以往,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将丧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胆小自卑。
3. 没有责任感。
我一个朋友的同事,是个酗酒的赌鬼。他每天的日常,是下班后打牌喝酒——赢钱了请人喝酒,输钱了自己喝闷酒,家里所有的事全都不管。他孩子的日常,是和妈妈一起,等到半夜,把喝倒烂醉的爸爸迎进门,帮他脱掉衣服鞋袜扶上床。后来,孩子的妈妈生气跑了,孩子只能独自等夜归的醉鬼父亲。
这类“有毒”的父母,眼里没有家中老小,只有自己的肆意挥霍。家庭对他们来说只是附属品,根本没有责任和义务的概念。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极少有责任心强的。而且大部分也是被迫角色倒置,成了照顾大人的“大人”。
4. 暴力倾向。
暴力倾向,说白了,就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分为两种,一种是身体上的暴力,一种是言语上的暴力。身体上的暴力,我们很容易察觉的到,毕竟肉体上的伤痕是看得见的。比身体暴力伤害更大的,则是言语暴力。
言语暴力除了当事人本身,其他人无从察觉。言语暴力带来心理创伤,也比肉体伤害的更深更久,愈合起来的也缓慢得多。言语暴力也不单单指简单粗暴的辱骂。有的父母用自认为幽默的话语,来嘲讽孩子,且不以为意,不分场合。例如,初学画画的孩子画了只老虎,“有毒”父母则会说,“哟,这只猫画得可真像啊。”类似的言语暴力看似没有什么伤害,但对于没有“玩笑”概念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讽刺。
无论什么样的暴力,在原生家庭中出现,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而言语暴力因为具有相当的隐蔽性,不易察觉,孩子心中无比的愤懑却又无法向他人展示自己所受的伤害,长年累月,孩子产生心理问题概率也就更加的大。
二、中毒的你如何“疗毒”
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即便知道自己的父母“有毒”,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自己无能为力;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都是过去的事了,总不能拿着《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对父母说,你们看,都是你们的错,把我弄成今天这样。
事实上,《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可以指导你从“有毒”的父母中的影响解脱出来,而不是以惩罚为目的,去找父母秋后算账。
我们之所以要了解父母的“毒”,是因为行为模式一脉相承的。著名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孩子的世界观、是非观、性格等都是受到父母行为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孩子的人生经验、处理事情的方式,都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
换句话说,你不仅是“有毒”父母的受害者,你还可能是“毒”的继承者,如果不找出“毒素”将其清除,你的下一代将再次受到你所受过的伤害。
“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
如何“疗毒”呢?
1. 勇于面对。
对于自己在父母那里所受到的童年伤害,正确认知,勇敢面对。不要试图维系“家庭神话”(一种歪曲事实的,而又为人们共同同意的观念。这种观念为家庭所用,作为逃避焦虑的一种自卫防御),而欺骗自己或者为父母所造成的伤害寻找理由。不要指望“有毒”的父母突然有一天幡然醒悟,抱着你痛哭流涕向你忏悔,因为“有毒”的父母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给你造成了伤害。
2.“刮骨疗毒”。
学会拒绝“有毒”的父母。“有毒”的父母普遍都熟悉各种能够“控制”你的技能,他们娴熟地使用情感或暴力武器,使你产生内疚或恐惧,以达到他们紧紧把控你的目的。你可以通过学习使用“非辩护性回应”,来拒绝你的“有毒”父母无理的、过分的要求,逐渐找回自己对自己的掌控力。
学会与“有毒”的父母对峙。在你找回足够的自我掌控能力后,通过自认为适当的途径,与父母对峙,旗帜鲜明地告诉他们:你们曾经对我做了什么、我当时的感受、你们对我的所做影响到了我的生活、我对你们的要求是什么。
对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有可能遇到激烈的对峙、有可能父母年老多病、有可能父母已经亡故。
遇到激烈的对峙,你可能没有从你“有毒”的父母身上获得想要的回应,甚至变成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不要害怕,你要解脱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改变你的父母,如果因此决裂,那么你也不必将此归咎于自己:错的是他们,受伤害的,是你。
年老多病的父母你可能不忍心再跟他们发生冲突,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在父母能够接受对话的时候进行对峙。
至于亡故的父母,则可以由其他家庭成员或亲戚代替,效果几乎是一样的。
“不论对峙期间或之后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你有勇气付诸行动,就是胜利者。”
从今以后,你再不会受制于“有毒”的父母,你将彻底解放。
3.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你受过的创伤很严重,《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的指导并不能帮助你走出困境,那么建议你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寻找心理咨询师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通过心理咨询,你可以准确的知道自己的症结所在,更能对“毒素”对症下药。
父母,是一个专业门槛极高的职业。你需要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去抚养你的孩子;你需要有一定学识,去指导你的孩子;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陪伴你的孩子。遗憾的是,这个职业没有任何的岗前培训,无论什么人,都可以自发的进入到这个行业。参差不齐的父母,造就了不同的原生家庭。有的人在原生家庭中获得了爱和幸福,有的人则遭遇了恨和不幸。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可以让我们查找自己性格缺陷的源头所在,我们受到的伤害虽然已经过去,但是“遗毒”仍在。身为父母,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将自己从“有毒”父母身上所继承的“毒素”去除,使我们成为合格称职的父母,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一个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