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股市又骚动起来了,连我们这种非常爱学习的社群,大家都在讨论股票了。
不过,这是我主动发起的讨论。因为去年年底,我带着差不多600号人,做了一期“财富与财报”的专题读书活动,学会了怎么分析公司财报,学完了《证券分析》里的思想,重点分析了几十支股票,还把巴菲特给股东的信认真学习了。
那个时候正值股市的低点,我们分析完一堆公司的财报以后,有一些小伙伴就自己悄咪咪地买了一些。这几天他们都在私底下向我表示感谢,因为发现买的股票都涨了,赚够了十年的会费了。
以前就听人说“三根阳线改变信仰”,尤其是在关于“钱”的领域,是最能体现案例鲜活性的力量,也是最能引发人们的焦虑的。
什么是案例的鲜活性?就是,我只要告诉你,你看谁家的谁谁,做了什么事情,赚钱了,而且要告诉你具体赚了多少,你的大脑就像被人操控了一样,自发地兴奋了起来,并且以为自己也能做到。比如你看下面这张图,如果这些人都是你的朋友,你就很容易兴奋。
这几天还有另外一件好玩的事情,就是有很多人来问我,什么时候再开一期“财富与财报”读书活动。我说,我去年开的时候,你怎么不来呢?对方说,那时候觉得太贵,就犹豫了。
哦现在看到有人赚钱了,感觉牛市要来了,就觉得自己能了是吧?
短期内我是没有时间开“财富与财报”专题读书了,因为我们现在在读“心理学”的专题。我认为一个专题读书做的好,标志就是有一群人问你,什么时候再开一期。那么同样的道理,半年后就会有很多人问,什么时候再开一期“心理学”专题。为什么总是有人做事一直不赶趟呢?我很心疼。
这也说明了,人真是一种非理性的动物。好好说话,不听,非要看到一根大阳线,就像打了鸡血似的。这种动物的本能,驱使着很多人的行为,从而在宏观上体现出了特定的模式,进而变成了金融市场的周期性行为。
但是如果你要问我,或者问那群跟着我认认真真读过财报而且没有淘汰的人,学习这些知识,最后收获到了什么。我觉得认真学习这些价值投资的知识,最重要、最宝贵的,其实并不是怎么挑一只赚钱的股票(其实做到这条并不难),最重要、最宝贵的是,通过这些学习,让自己获得了认识市场的方法、心态与角度。这些可以说是定力。
我认为只有认知的提升,才能带来财富的提升。认知的提升让我们面对真相,面当你接近真相的时候,你不太容易被表面所迷惑。
就以最近几天的行情来说。假如你是通过社会新闻看到股票已经涨了几天,才开始准备入市,这个时候,你很有可能是一个接盘侠。春江水暖鸭先知。如果一个人真正精于投资,他其实更可能是在去年年底,或者今年年初,当大盘处理历史低点区间,开始分批建仓的。但是在那个时候,市场上哀鸿遍野,没有多少人能感到光明,而且行情仍然可能继续下挫,要投入大量资金入市,这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
所以,如果敢这样操作的人,除了赌徒,就是有很强定力的人。这种定力或者确定感从哪里来?来自于他的认知。而他的认知深度必然要求在这个方向上投入大量时间,有自己独特的分析视角,目光要比大多数人远大,而且能承担做出决策的后果。只有获得这般定力,才能对抗自己的损失厌恶,才能在风雨飘摇中,找到稳定器。
但是大多数人其实做不到,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专门训练自己的这般定力。大多数人只是根据当前现有的趋势,延展下去。看到跌,就认为,跌要继续;看到涨,就以为,天天会涨。这种认知习惯其实来自我们的生物本能,是进化带来的。然而,习惯并不代表真相。在一个多方角力的市场,不同的力量相互较量,总是会让局势节外生枝,结果不停翻转。
只有少数人专门训练了自己的能力,可以对抗这种本能的趋势,而不是随着K线图操控自己的情绪,在几乎随机的走向中,强行寻找意义。
我对这次赚钱的小伙伴说,现在这几天只是行情好一点,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你的能力。你想想你选完股票以后,有多长时间是趴着装死的?而我们投入那么多时间精力学习投资界前辈的经验,无非就是能够获得一种确定的能力:我知道这是一家经营良好、收入稳定、利润足够的好公司,而且未来会继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愿意为此坚守。要知道在你赚钱的那些日子到来以前,大部分情况下,其实是无聊而漫长的等待。
其实跟着我完成财报主题阅读后,更多的人发现自己并不适合通过投资股票赚钱,反而坚决不碰股票了。确定了自己能力的边界,反而是件更好的事情。
但是市场上大部分人不会思考,没有记性,容易冲动。这些人会构成主力,构成波动,构成盲流。不过年纪大一点的好处是,可以记得自己经历的周期。把周期不同阶段的事件复盘起来,还是可以给自己长点记性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管发生什么,要记住一件事情,面对金钱,保护自己的大脑,比赚更多的钱,更重要。我们不会成为那个一直好运的人,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确保自己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在行情最差的时候,一直还在。这才是持续行动的真谛。
春来了!春来了!新鲜的韭菜要生长发芽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