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音乐APP—MOO音乐。
刚打开MOO音乐时,一股“抖音风”就扑面而来:没有状态栏时钟、上滑切换歌曲(这个逻辑跟一款叫做乐趣的音乐APP也很像),配上绚丽的占满整个屏幕的背景图片或者视频,简直就是一款音乐版的抖音。而且,MOO音乐推荐的歌曲多以小众歌曲为主,第一眼就很能抓住喜欢追求个性的年轻人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MOO音乐与QQ音乐的曲库是共享的(当然VIP是不共享的),不必担心来来回回就推荐那么几首歌曲。
操作上MOO音乐没有太多值得细说的地方,上滑切换歌曲,界面下方左右滑动调整歌曲进度,左滑可以进入推荐和搜索页。
MOO音乐的出现,仿佛是腾讯在昭告天下,从此以后,听歌也要 “看脸”了。
记得抖音刚出那会儿,室友沉迷在抖音上看漂亮的小姐姐。持续了这么几天之后,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去食堂吃饭,路上他突然哀怨地说了一句:“我们学校的女生长得好一般啊,你看抖音上那么多好看的小姐姐,怎么我们学校一个没有呢。”
我一时语塞,因为我们楼栋所在区域号称我们学校的“美女聚集地”,艺术与设计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都在我们楼栋附近。每到夏天,让我去上课的唯二动力(另一个是对知识的渴求)就是在去教室的路上,看小姐姐们的大长腿。所以当听到他说我们学校女生质量一般的时候,我不禁怀疑起了自己多年的审美。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做“幸存者偏差”,指的是我们只能看到被筛选出来的信息,而忽略了筛选的过程以及那些被筛掉的结果。
在抖音上看到了许多好看的女生,就很有可能陷入“幸存者偏差”的逻辑谬误之中,认为这个世界应该全是百里挑一的好看女生才对。
现在同样的情况来到了音乐里,MOO音乐给属于听觉范畴的音乐附加了一层华丽的视觉外衣。就像网易云音乐给歌曲附加的社交属性,导致一首歌曲的评论数成为了评价歌曲、选择歌曲的一个标准,MOO音乐给音乐再次添加了一个视觉标准。以后我们评价一首歌,不仅仅会说它是否好听、歌词是否动人,也许还会加上这首歌是否“好看”。
而MOO音乐推荐给你的歌曲,往往都是有华丽的背景图片或者视频的,就像抖音刷到的都是漂亮小姐姐就以为这个世界都是漂亮小姐姐而落入“幸存者偏差”的陷阱一样,我们在MOO音乐里刷到的都是“好看”的音乐,而落入音乐都应该是“好看”的陷阱中。
就像《娱乐至死》里描述的一样,电视机和电视节目的出现,让大众对于文字和逻辑的重视减弱,而对于讲述者其外在形象和表演形式的兴趣不断增强。
是否以后,我们在其他地方听到一些好听的歌曲而习惯性的去寻找歌曲的视觉因素,却发现这首歌的视觉效果很一般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会被眼睛下达指令,把这首歌列入“不喜欢”一类呢?
其实,我们回忆一下我们的听歌场景:在公交车上,音乐是隔绝一路的喧嚣,让我们的世界安静下来的唯一方法。在万籁俱静的深夜,音乐是撩拨我们心弦,卷起我们内心最深处浪花的工具。当我们戴上耳机时,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别人的故事,不是在颠簸的公交车上听歌还要盯着手机。
作为一款APP,MOO音乐的颜值毫无争议,且操作逻辑清晰。而作为一款音乐APP,我想要的其实只有音乐而已。
当文字和思维已经示弱于图像信息时,我的听觉想少一点打扰。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就不要吝惜你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