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父母,我们都想把自己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给孩子,我们希望孩子能够长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我们常常受困于孩子成长的十万个怎么办。孩子偏食怎么办?胆小怎么办,没有安全感怎么办?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几乎每一位焦虑的父母,都在寻找“药到病除”的育儿解药,希望专家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加入到新父母成长的队伍中,上过很多育儿课,读过许多的育儿书,但是,当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依然会束手无策。我们知道事实是,世界上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育儿公式。
今天,我推荐的陈忻老师的育儿新书《整体养育》,它是由中信出版社,于2020年9月1日出版。陈忻老师是优秀的育儿书的作者,当我第一次读到《整体养育》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如获至宝。可以说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我的育儿视角,让我看到了发展和成长的整体轮廓图。当我再面对我的两个孩子,无论是13岁的青春期,还是4岁的幼儿期,都不至于手忙脚乱,再次陷入“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育儿盲区。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但是,我们的做法却常常表现的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一味地盯着“怎么办”上,而很少了解孩子的客观发展历程,以及耐心地去了解每个孩子自身独特的性格特征,常常用未经审视的办法在孩子身上试错。一方面,人们会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另一方面,却又天真地期待一些简而化之的操作型育儿方法对所有孩子都试用。记得曾经看过一句话说“初为父母,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我们的试验品”。仔细品味,也算我为人母的前半部分的写照了。
《整体养育》是一本给广大父母的育儿指南。其中既有育儿的“内功心法”,也有育儿的“具体招式”,可以切实帮助父母建立对儿童发展的整体认识,帮助孩子发展各种所必需的核心能力。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教大家一些育儿的“内功心法”,也就是儿童的发展是什么、为人父母的基础是什么等最本质的问题。无论父母使用什么教育方法,都要符合儿童的发展。如果不学心法,只学招式(就像很多人希望的那样,教他几句话,教他在什么场景怎么做)是不行的。招式毕竟是有限的,而养孩子是一个动态的、个性化的过程。有限的招式应付不了动态的过程。如果学会了心法,再辅之以招式,父母就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里源源不断地创造出特有的、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方式,这样才能融会贯通。
陈忻在书中介绍很多具体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什么是育儿的内功心法。她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学到这些做法背后的原理,而不仅仅是套用这些例子或具体做法。当然,如果遇到合适的情境,我们也可以借鉴别人的做法。
本书第一部分旨在帮助父母建立对儿童发展的整体认识。陈忻老师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带我们看一些以前可能没有看过的风景。无论是我们以前不知道的、没想过的,还是被一些文章带偏了方向的,都没有关系。第一部分可以帮我们做父母的重新审视自己的观念和言谈举止,掌握育儿的心法,回到理解儿童发展的大路上来,因为这是育儿的基础。
只有我们手里握着儿童发展的全景图,才能看清楚来路和去路,进而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陈忻老师还告诉我们育儿即育己。那么,怎么来理解育儿即育己?陈忻老师认为,父母首先要把自己理顺了。她曾跟学生开玩笑说:育儿要做得好,父母必须要有整合能力,好比武侠小说里的“人剑合一”,才能产生“气”。一个人的三观,和他过往的经历,以及获取的知识等,都应该是最终整合在一起,然后运用出来。现在很多人,一心只要把别人“好”的育儿“方法”嫁接到自己的生活里,往往是“手中有剑,心中无剑”。因此很多人看了别人的办法觉得很有道理,自己做起来却总是偏了方向或者别别扭扭。
本书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共12章。从儿童发展的理论,儿童发展的规律,到具体方法背后的原因以及逻辑关系,陈忻老师在本书中从头到尾整理了一遍,希望大家看到这个一致性,也希望大家看到儿童发展的整体性,以及整体养育的必要性。
第一部分:育儿的基础,做有准备的父母,共分为6章。在6章中,从6个大的方面,告诉我们:育儿要练内功,而不是疲于奔命地学招式。
第1章 多角度理解儿童的发展。
父母怎样理解儿童的发展,会影响自己的养育态度和行为。我们总是提到儿童的发展,那么儿童的发展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有人说,发展就是长大。比如年龄、身高、体重等的增长。
有人说,发展就是变化和进步。比如,朋友变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步了,等等。
这些回答都对,但是都不全面。
发展心理学对发展的定义,包括以下三个维度:
第一,生理发展。指身高、体重、大脑、激素水平等的变化,也包括动作技能的变化。
第二,认知发展。这是智力上的发展,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第三,社会性与情感的发展。指人际交往的发展、情感的发展等方面,包括认识自我与他人、人际关系技能、情感的交流、友谊、道德和亲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父母了解这些非常重要,这将直接影响父母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如果把孩子的发展比作一棵树,那么我们要关注的是这一整棵树,而不是其中一个枝丫,然后用尽全力修剪一根枝丫。这样不仅无法帮助孩子成长,反而可能阻碍孩子的发展。
比如,有位妈妈非常发愁她三岁孩子的社交问题:“我家孩子三岁了,特别胆小。我经常带她去各种游乐场所锻炼胆量,有时候一天带她下楼两三次,看到别的小朋友就会催她过去和别人一起玩。”
这位妈妈的做法,非但没有改善孩子的社交能力,相反,孩子现在一看到有别人,扭头就走。面对这种情况,这位妈妈越发着急了,认定孩子在社交方面有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用尽全力修剪一根枝丫却得不偿失的例子。妈妈越是催促孩子和别人一起玩,就越焦虑;妈妈越焦虑,孩子的压力就越大;孩子的压力越大,就越退缩。效果怎么会好呢?
2~3岁孩子跟成人交往的经验多于跟同龄人打交道的经验。孩子一生下来,主要跟家里人打交道(其中大部分是成人)。成人会哄他高兴,带着他玩。至于怎样跟别的小朋友打交道,孩子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学习,不能急于求成。2~3岁孩子还不能主动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这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正常现象。
如果父母能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并能从整棵树而非枝丫的角度看待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事情的发展也许会截然不同。
我们养育孩子,就是要促进孩子这三个维度的均衡发展。同时,我们一定要记住人是会发展变化的,包括我们自己。这就要求我们父母具备成长型思维,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是终生的发展,并且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就像我们的口味会变异样,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事情也会发生变化,如果父母可以放下自己的执念,就会发现孩子在某个阶段的行为和表现,仅仅是那一段时间的而已,未来充满了各种可能。父母只有淡定了,才不会吧焦虑传递给孩子,才不会给他们太多压力,这样很多所谓的问题就会逐渐消失。相反,如果父母特别在意,一心想强迫孩子去改变,反而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是动态的、不可分割的,影响孩子发展的因素也多种多样,并且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差别。因此,我们必须用整体、平衡的思维方式看待孩子的发展。
第2章的目的是希望父母做到整体养育。首先,希望父母抓大放小,改变自己的视角,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了解孩子的能力、面对世界的感受;其次,把眼光放回自己身上,思考自己怎么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只有父母改变,孩子才会改变。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与其跟孩子讲道理,不如先思考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做什么?
陈忻老师告诉我们,面对所谓孩子的问题,最关键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有没有去理解孩子而不是指责?
2. 有没有耐心地帮助过孩子?
3. 有没有用具体的办法帮助他们慢慢养成习惯?
很多孩子根本没有问题,都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表现。但是父母沉不住气,眼里看到的都是“问题”,于是整天讲道理、唠叨、指责孩子,或者内心焦虑无比,只想一两天就让孩子换个样。这样做只会伤害亲子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变得焦虑、不自信,甚至易怒,根本达不到帮助他们的目的,反而造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父母一定要先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视角,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斩断这种恶性循环。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这就要贴近最近发展区帮助孩子。学习分为舒适区,挑战区和恐慌区。作为家长,要鼓励孩子走出舒适区,避免恐慌区,走进挑战区,在能在最优的状态,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这需要父母足够的耐心,清晰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和所处的层次、能力范围。
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父母不能认为别人的孩子怎么样,你的孩子也要怎么样。别人的孩子可能这样要求不算过,但是你的孩子这样要求可能就过了,反之亦然。所以要基于自己孩子的特点和能力,切不可攀比。攀比的结果只会是父母焦虑,孩子焦虑。
所以,父母的责任是让孩子勇敢地走出舒适区,接受合适的挑战,进入挑战区。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1)从小培养孩子正确认识成功和失败。(2)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引导他们积极看待问题。
(3)当孩子获得进步后,称赞他们为此所做出的努力和具体的一些做法、行为,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懂得获得成功背后需要哪些品质和行动,而不是泛泛地称赞“你很聪明”“你很努力”。
(4)父母还可以帮助孩子进行目标分解,把一个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小目标。
同样道理,要让孩子对犯错有正确的看法。父母常常迫不及待地指出、纠正孩子的错误,给孩子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犯错是不好的,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很多孩子对自己出错很不能容忍,对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也很抗拒。这样的话,就没有办法从错误中学习从而进步。
第三章再次回到几乎每本育儿书都会提到的亲子关系。这一章目的是帮助父母如何在亲子关系上打下扎实的基础。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父母是他的出发港,孩子由此扬帆出发去探索新的世界。良好的亲子关系不仅对孩子的儿童时期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还会在孩子的青少年时期产生持续的影响。
这一章,希望父母明白,孩子需要建立对父母的信任和安全依恋,有了这个基础,孩子才会更加独立,更加愿意探索世界。亲子关系是一个双向的关系,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找到适合自己和对方的舞步。
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判断、对待陌生事物的参照,父母不要辜负孩子对自己的信任,要给孩子传递正确的安全信息。
亲子关系成就于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父母需要通过日常的观察、实践及调整,让自己和孩子达到同步互动,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四章提倡父母回归真实,做有血有肉的父母,才能为好关系带来真正的效果。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父母,而是真实的父母。在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囊,父母可以和孩子发自内心地沟通和交流,互相体贴,互相尊重,即使做错了也不怕,道歉就好了。有血有肉的父母最可爱,才能在亲子关系之间建立起真实的情感链接。
夫妻关系是孩子人生发展的基石,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安全基地,夫妻关系当然很重要。夫妻之间是队友,互相支持,共同养育孩子。很多研究都指出,夫妻满意婚姻关系,心情愉悦,互相支持,孩子会成长得更好。如果夫妻关系不好,家里充满了抱怨和争吵,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影响。有些专门做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机构,会建议青少年咨询配合家庭咨询,调整整个家庭的关系。所以,夫妻关系是家庭和睦的根本,是孩子良好成长的保障。
陈忻老师提醒家长,家庭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每一个家庭成员都需要对建立一个亲密的家庭付出努力和贡献,父母是成年人,更应主动去调整与孩子的关系。
第五章做有效的父母。所谓做有效的父母,一定不能忽略孩子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而不是按照程序生成的产品。把育儿书籍当成说明书来调控孩子的发展,是行不通的。
父母通过了解不同的养育类型:专制型、权威型、放纵型和冷漠型或忽视型。陈忻老师提醒我们,养育方式类型只能给我们为人父母的实践提供一些启发和线索,千万不能照着模板套用。在养育中,不要苛求公式化养育,真实生活中,这些养育方式界限是不那么分明的。比如有的父母在物质上或者对待孩子的行为上是放纵型父母,但在对待孩子的学习上却变成了专制型父母。
身为父母,我们要灵活运用育儿法则,避免三种育儿陷阱。生搬硬套、盲目蛮干和情感缺失。
在日常生活种,我们发现,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的我们,很容易被情绪所左右,继而激发出对方的消极情绪,使得原本可以平和解决的事情陷入僵持和哭闹。陈忻老师通过第六章一整章的时间,来讲述我们与孩子互动的一个大原则:就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要理解孩子的情感和需求,和孩子建立情感链接。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做一个有同理心的父母。从孩子的为角度感受她的想法和需求。父母必须要有真实的情感,是与孩子建立共情的关键。每一个情绪的背后,都是未被看到的情绪,或者未被满足的需求。父母要修炼透过问题表象,看到孩子情绪背后的心理。
很多父母很害怕孩子的负面情绪。如果把负面情绪当成是和孩子产生情感链接的一个机会,那我们就不会再对负面情绪这么抗拒了,也会对孩子有同理心。有了同理心,就能更好地安慰孩子的负面情绪。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要纠正自己的认识误区:共情绝不是父母把孩子当成问题去解决的工具,也不是说几个句式就能实现想法的灵丹妙药。父母要在同理心的基础上去倾听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跟他们建立起亲密的情感链接。这才是真正的共情。所以要从心出发,真正理解孩子,和孩子站在一起。
第二大部分,主要针对育儿的技能。通过6大板块:认识自我,建立自我观念;面对挫折的复原力;处理信息的注意力;自我调整能力;情绪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这6大能力是父母非常关系的能力,也是为孩子奠定生命内核的基本能力。如果父母具备了以上的素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以上6大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在辅助以父母脚手架般的帮助,会助力孩子的成长。
当然,我们知道孩子的成长,受多种因素影响。一开始受第一抚养人影响最多,之后会受到老师、朋友、社区、学校、社会环境……如果在一开始,父母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面度未来的挑战中,孩子会更大概率地发展更好。
爱是孩子面对挫折的盔甲,是内心温暖的源头。在爱、信任、欣赏、倾听、信任的环境下,在复制行之有效的能力指导,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提升孩子的内动力。遇到问题,看到内后的需求,培养孩子多元思考能力、思辨能力、成长型心态,无论孩子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包容、陪伴、理解、共克时艰,共同努力和进步,静待花开。
最后,希望大家把书中的知识整合成一个扎扎实实的知识网,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确保自己手中的“剑”和自己这个“人”是合二为一的。百川归海,从心理解孩子,权衡利弊,整体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