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看到一篇关于怎样读书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分享了自己读书的一些心得体会,其中有一条是“读者与书要讲究缘分“。他说:读者找书,其实书也在找读者,投契的书,读过之后印象深刻,不投契,即使它是世界名著,你一样味同嚼蜡。对于作者这一观点我本人表示赞同,深有同感。的确,有些书,你一打开便会不由自主地被其吸引,就像是有一股什么力量引领着你读下去,一边读你会发现原来很多事情你也经历过、有些感情你也曾感受过、一些观点也正是你自己想要表达的,读这样的书,你感觉像是遇上了一位朋友,有一拍即合的味道。相反, 有的书,或许因为自己知识浅薄,或者观点意见相左,或者文风不对,总有种读不下去的感觉,即便读完了掩上书感觉收获甚微。
说到读书,我个人觉得有些书读懂需要时间,换句话说,时间和经历也是读书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前读仓央嘉措的一首诗,虽然知道这也是一首情诗, 表达了对所爱的女子的思念。但对于其中的一些诗句如“”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日,我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自始至终地不能完全理解和体会这样的感情以及作者使用的这些意象,直到当我也有这样的爱情经历,才深深体会到思念一个人其实是掺杂在很多事情当中的,譬如某一句话、某一个场景、某一件你们曾经一起经历的事情等等,可能不经意间就点醒了你,使你忆起了这个人,这或许就像是诗歌里的一个个意象,譬如转经筒、磕长头、听梵歌、垒玛尼堆......因为思念如此深,每一个瞬间都会有她的影子闪现,嵌入你的生命里,而这一个个有她闪现的瞬间,便都成了诗里的意象,成了借以表达感情的依托。倘若没有这些感情经历,对于诗歌所要传递的感情便无法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