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一个群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文人的骨骼,是瘦削的。人类的精神,往往呈现出瘦削的状态。文人的性格,或敏感自尊,或浪漫多情,或豪情万丈,无不彰显着书生的意气。文人的胸怀,有天下苍生,也有儿女之情。文人的脚步,在庙堂之高,也在江湖之远。文人的烦恼,有怀才不遇,命途多舛,也有心系苍生,忧国忧民。文人手无缚鸡之力,而骨头却硬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不食嗟来之食,不可摧眉折腰事权贵。文人的审美,独钟情于虚实结合的水墨丹青之美。文人爱酒,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思考,有邀月而饮的浪漫,有一醉能销万古愁的豪放,有“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的感叹……
我们没法真实地目睹书本中记载的那些传奇,也没法想象历史上那些由文人创造的熠熠生辉、甚至于一个朝代来说有着力挽狂澜的力量般的存在。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所有有才华有思维有思路的人都去学金融了,都去挣钱快的领域了,文人这个群体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小。世界就这么在商业化的浪潮中翻滚着,忙碌着,然后突然有一天,一位中学女教师的辞职信在网络上爆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一下子就点燃了所有读书人的文艺情怀,大家仿佛全都厌倦了都市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开始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所有人都开始叩问自我的内心,都开始视眼前的功利为苟且,想要找到自己的诗和远方。
是的,我们在这繁华世界里,仅凭优渥的物质是无法安放我们的灵魂的。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些东西一旦被建立起来,我们就有取舍,就有坚持,就有信念与标准,当然,也有不屑与嗤之以鼻。
我们,是手握蓝墨水长大的一代人,我们沿着蓝墨水的河流向上追寻,文化的波涛拍打着我们的心房,那久远的诗词歌赋,那唯美的风花雪月都吸引我们不断向上寻觅,仿佛在水汽的氤氲中我们看到手握狼毫的祖先站在汨罗江畔,他身上环佩叮当,兰草芳香……
——此人,正是屈原。
逆流而上,我们翻阅过明清小说、元杂剧、宋词和唐诗,再往上,是楚辞的浪漫,而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者,正是屈原。
几千年后的我们,再读起屈原的《离骚》,依然倍觉唯美、浪漫,甚至是多情。它仿佛如一篇情书,千丝万缕,丝丝缕缕,尽是缱绻与缠绵,缠绵于破碎的山河与民生之多艰。我们仿佛看到那长衣拽地的男子腰悬美玉,兰草缠身,在江边的风中发丝微微凌乱,长袖掩面而泣。文人的潇洒和任性就在于这高官厚禄算什么,如果与自身的人生信念背道而驰,那我不要了。让我日日目睹民之疾苦,而我又无能为力,这命算什么,算了,我也不要了。说不要了就不要了,写下一封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的遗书,交待完自己的家世与生平理想与绝望,然后纵身一跃,永远地活在了蓝墨水的上游。
然后每年端午节,我们都吃粽子。
和我同龄的每一个莘莘学子,都在高中的课堂上学习过《离骚》节选的片段。我们很多人,在十几年过后,依然可以随口就来“长叹息以掩涕兮”。我们骨血中本来就有的家国情怀,民族情怀,并没有在历史的变迁中消失。我们作为读书人的情怀、意气、血性,依然还鲜活在我们的瞳孔里。
读书,并不是无用的。或者,我们并不需要读书带给我们什么用。作为读书人,我们有自己的清高与姿态,如果要用个合适的词语把这种姿态说出来,我想,莫过于“脊梁”二字。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民族无不是在整个文人群体的精英——文官集团的治理下向前发展。从中央集权到约束地方官吏,从农田水利到匪患天灾,从三省到六部,哪里少得了文官,少得了读书人?
历史的河流,有时惊涛拍岸,有时浪花朵朵。在汨罗江的下游,是蓝墨水,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也是一个个普通岗位上的读书人。有很多人,深夜发一条书生意气的朋友圈,挥斥方遒一番,然后大家在评论区插科打诨到半夜,这是属于读书人的幽默与风趣。
我们站在汨罗江的下游,偶尔惆怅着,满腹心事。不知这蓝墨水的河流要去到哪里,可是读着“风骚”的恣意挥洒,我们又无比坦然。
历史的长河水流不止,我们,其实并来不及思考什么。继承着从上游流下来的浪漫,读着诗书,也不必着急读完,毕竟,还有明日。
我关上台灯,我想,明日读书,若遇见极好的句子,就用蓝墨水抄一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