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日8时15分,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完成使命,结束了它的太空之旅,化作流星从天外归来。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以来,天宫一号在太空遨游6年有余,大大超出其仅两年的设计在轨寿命。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交会对接,亲历和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
其实,在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之前,部分外媒就热炒其失去控制并将撞向地球,可能对地面环境及安全带来威胁。更有媒体危言耸听地渲染其失控坠落的危害,甚至幸灾乐祸地嘲讽中国空间站的质量..……现实给了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事实证明,这些论调纯属无稽之谈。
原来,天宫一号并未“失控”,它一直在中国航天人的实时监测和全程跟踪下,在预测的时间和范围内准确再入大气层;而且,坠落点位于南太平洋中部海域的“尼莫点”附近,该点因在地球表面距离陆地最偏远,被世界公认为“航天器坟场”。
天宫一号坠落地点公布后,引来世界各国赞叹。这至少说明,天宫一号从来未曾失控,而是在受控状态下坠落在指定地点。这与当初外媒炒作的“失去控制”、“无法预测”相距甚远。如此“实力打脸”的结局,可能会让某些外媒尴尬和失望,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底气与实力。
无独有偶,就在天宫一号返回2天前,3月31日印度一颗军用卫星失联。这颗被印度寄予厚望,被印度誉为“史上最强大”的军用通信卫星,虽然价值不菲,花费了27亿卢比巨资;但也创下了在轨运行时间最短的纪录,3月29日发射,仅仅升空运行2天,31日就与地面失联莫名地“消失”。虽然,印度官方宣称失踪卫星还有“找回来的可能性”,但恐怕也仅仅只是理论上的可能了。
天宫一号的受控坠落与印度卫星的莫名失联,两相对比高下立见。的确,近年来中国航天技术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2011年天宫一号之后,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墨子号、悟空号、北斗系列导航卫星等陆续升空;中国载人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设,核心舱预计今年发射升空;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中国将成为世界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也许,相比一些西方国家,我们虽然曾经落后过,但奋起直追的脚步始终未曾停歇,而且每一步都走得更快更稳。中国人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长久以来的飞天梦想,遨游空天的美好憧憬,终将有一天会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