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瓣心香【14】慢慢长大,成了最美的心愿

刘瑜曾写过一段话,给她的女儿小布谷,被董卿搬到了《朗读者》节目中。

小米印象很深刻,正如对许渊冲先生的英语诗词一样。

“小布谷,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她的光环在那里。当她说到她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时,竟遭遇了了一场舆论危机。公众完全不似听北大博士吐槽自己女儿的普通那样宽容。

愿,是一个心愿。而小米,也愿,但更多的是,陪,是伴,而且更多时候,只是欣赏,只是陪同,只是身教。

“妈妈,您车上这个亮灯的标志是什么意思呀?”小女儿歪着脑袋指着车顶上的灯问。

“是说小孩系好了安全带可以拍球吗?还是小孩系好了安全带,手中抱了一个球。”还没等妈妈回答,似乎她自己在寻找答案。

妈妈也不知道那是指示什么,没有去车子说明书仔细查阅。只能诚实地回答,“不知道”。

“妈妈,垃圾食品,是垃圾吗?”她舍不得扔掉手中的棒棒糖。小米觉得她吃得差不多了,劝她扔掉。

“不是垃圾呀,但是吃多了,牙齿会坏,可能会得糖尿病。”小米也不能肯定吃糖是否跟糖尿病有关,但已经被洗脑了,似乎也只能这样回答。

“糖尿病是什么呀?”小女儿又问道。

小米一时半会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就说血液里含糖份太高,不利于身体健康。

“血液又是什么呀?”小女儿又有了新的问题。

小米心里想,她们一本正经,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年龄,真好。直至现在,小米也没有失去,这份好奇心,也总是在吸收,新的感知。

她自己,不可逆转地,要面对很多真相,去明白很多事情。原来越是好的,越不是一味好学,不是一味勤奋,不是一味努力,就可以得到。

越活心里越清醒,每天只作强颜欢笑,保持着最起码的慈悲和宽容。只管跟自己认真和较真,却不过多强求于人。

小米允许孩子们自然睡,但还是没法自然醒。日复一日,她们要上学,她自己要上班。两个女儿,也都很乖巧,很有自主性,尤其是大女儿。

她可以不在大人的安排下,妥妥地安排好自己的一天。晚上自己收好书包,将第二天需要的衣服准备好,完成好作业打卡。比如今天有合唱团课,她昨晚上就拿着谱子,一直在练习唱歌。

感觉跑调了,就从手机里,找到原唱音乐,一遍又一遍地跟着唱。那种认真的劲儿,小米从未打扰过,惟有鼓励和夸奖。

老师交代要买的东西,她会算好价钱,跟爸爸妈妈说好,绝不多用一分。有时候也会在春游时,请几个要好的,吃个冰淇淋。

小米觉得如此甚好,也从来都是认可。所以,孩子们的当下,就是最美的样子。小米只欣赏她们孩童的本来,即便她们顶两句嘴,或者做两桩坏事,只要不向恶就好,调皮捣蛋本就是天性。

孩子就是孩子。从来不说“希望她们快点长大”。因为不管你希望,还是愿望,她们一定会长大。

她们那儿,会觉得时间真的很慢。她们盼着生日快点来,盼着暑假快点来,盼着快点去三亚,盼着快点过年……

慢慢,更多的是大人的一种愿望。因为才过了初五的月牙,又见十五的圆月了。似乎才从梦中醒来,又要沉沉睡去。

只是希望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好”,最终却都要“了”。大观园的女孩子们,盛放过后,即是飘零,让人唏嘘不已。

所以慢慢,变成了最美的心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