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关中自古以来就人杰地灵,孕育了丰富而有特色的秦人文化,陕西八大怪其实指的是关中八大怪,关中自西向东沿着渭河流域一带,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今天乡村魅力特写就介绍介绍咱们的关中八大怪。
第一怪:板凳不坐蹲起来。古时候可能人多板凳少,人们都习惯了蹲着,不过这一蹲还是要讲功夫的,只有长年累月的历练,才能蹲着不乏不累。过去人们吃饭都是蹲在自家的门外,一边吃饭一边谝闲传。
第二怪:房子半边盖。为什么要把房子一边盖?首要的原因还是旧社会人们都穷。两邻居公用一堵墙,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你家这边边,我家那边边,这就形成了关中人房子半边盖的理念。
第三怪:姑娘不对外。这一怪其实见怪不怪,全国很多地区都有。八百里秦川自古以来就是自给自足的风水宝地,物产丰富,缺灾少害的天府之国。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关中男人家庭理念的生动写照,关中男人恋家恋婆娘,本地有这么好的小伙子,姑娘们自然也就不需要远嫁啦。
第四怪:帕帕头上戴。过去人的生存环境差,黄土高原一刮风,关中尘土就满天飞,下地干活太阳又大又热,妇女们出门确实需要个遮挡,加之冬天又冷,顶块手帕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夏天防尘挡阳,冬天御寒遮冷。有上几块漂亮的帕帕,关中女人就是做梦都能笑醒。于是走亲戚,回娘家,下地干活都顶着手巾,年轻的妇女也把手帕戴出了花样来,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第五怪:面条像裤带。关中历来是一个以面食为主的地区,南方人可能会想不通,关中人天天吃面条,不烦吗? 其实在关中,心灵手巧的婆娘们早已把面食发展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仅仅是面条,关中人就能做出几十种的花样,棍棍面、臊子面、凉面、酸汤面、浆水面、片片面、豆子面等等。再配上不同的佐料,一天一个美味也不带半点夸张的。话说面条像裤带,说的是面条的宽度和长度,熟悉关中地区面馆的朋友都知道,一根面条就是一碗面,撒些青菜,配上油泼辣子,那真是色香味俱全!
第六怪:锅盔像锅盖。旧社会都是大家庭吃饭,每家每户都用大锅做饭。男人们需要外出赚钱养家糊口,出远门了就要带干粮,所以婆娘们烙出大饼给男人们路上吃,这饼和锅底相当,面食在烙制的过程种会发酵,烙出的饼厚度大小就像锅盖一样,俗称“锅盔”。
第七怪:油泼辣子一道菜。油泼辣子有很多做法,各地的口味也不尽相同,别看小小的一碗油泼辣子,吃起来真是奥妙无穷呀,关中人吃饭可以没菜,但是绝对不能没有油泼辣子。
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来。吼起来说的是秦腔的表演形式,的确有些夸张,不过这种形式和关中人的劳作方式有关,辛辛苦苦劳累了一天,人们相约来到渭河边,对着滔滔的河水,吼出一天的劳累,吼出生活的辛酸。夏天的时候,西安城墙周围会有很多自发的群众团体在那里唱秦腔,确实不需要扩音器,老远就能听到,唱出了秦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唱出了秦人的憨厚和耿直。
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