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六岁的小强怕黑,晚上即便开着小夜灯,也不敢自己去厕所,总是担心黑暗中会有什么东西窜出了,你可要认为他有怕黑综合征,他在父母没有睡觉之前可是一个小勇士,他的害怕只是在父母睡觉之后,所以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叫醒父母,让其中一方陪自己去卫生间。
27岁的菲儿已经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先生普通至极,可是菲儿非常担心先生外遇,一旦先生晚回家,检查手机,电话催促,就算知道先生只是和领导出去应酬,她也能想象到饭店里的某些色情交易——主角一定是他的先生。她会不停的询问先生:“你爱我吗?”然后要求先生按照自己的喜好,要求去做事。
小强和菲儿都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所以他们不停的在索取安全感。小强通过让父母陪伴自己,感觉到你自己的价值和安全。菲儿则是通过控制丈夫的言行来获得自己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大家都在讨论的一个话题,当一个成年人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他会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值得获得爱,他会一味的付出,或者像个刺猬一样,狠狠的竖起自己的刺,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他也会不停的要求对方给自己安全感,他会去责怪制度不好配偶不好,因为那些东西都没有给他安全感,其实他一直在缘木求鱼,要知道安全感只能来自于自己。
安全感的获得其实是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出现,婴幼儿的安全感获得满足,当他长大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安全感富足的人,他才能快乐幸福,他才能看到得到自己和别人。
如果说安全感也有敏感期的话,我们需要注意这四个时期:
婴儿期父母对她的及时回应
当孩子和母体分离,成为婴儿的时候,他的第一声哭泣,就在召唤母亲,她需要安全感。
这个时候,父母能及时的对孩子作出回应,当他哭的时候,我们能分辨出,他是饿了,困了?还是需要我们的抚摸?并且给予孩子他需要的回应,这个时候我们和孩子建立了第一个亲密关系,在这种亲密关系中他的安全感就建立了。
父母对婴儿的回应越及时越准确,孩子的安全感就越强,因为他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无条件的爱着他,会满足他生命的需要。
幼儿期的固定规律
刚刚出生的婴儿是吃了睡、睡了吃,它等于是按需所求,可是逐渐的,当它长得稍微大一点的时候,他开始形成了自己固有的规律,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他每个吃奶的点,睡觉的时间都会相似,这个时候固定的规律对她们特别重要,然后他上了幼儿园。
幼儿园里老师让孩子们开心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规律。孩子们很清楚,在哪个时间段自己要做什么。早餐时间、游戏时间、间点时间、学习时间、午餐时间、午休时间,活动时间、间点时间、学习时间、晚餐时间、回家时间。这些时间点是固定不变的,孩子很清楚做完这件事情之后,下一件事情要做什么。他觉得他能控制他的生活,这个时候他就获得了安全感,孩子们也很容易从这种普遍的规律中获得自己的快乐。
大家还可以回忆下自己年幼的孩子,当我们和他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孩子老去同一个小卖店买东西?孩子老想走同一条路,其实我们大人也是如此。这是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走到这家小卖店需要经过哪里?店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同一条路上会看到什么橱窗,会经历过哪些建筑,这会让他觉得很安全。
可是我们一旦打破孩子的常规,有些孩子会表现的不高兴,有些孩子则直接表现的非常拒绝,开始哭闹,其实这就是我们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家庭中不变的规则
当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规律的生活已经不能保障他的安全感了,因为他探索的世界越来越大,这个时候他需要一些规则。规则会让他清楚地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可以做,这个时候他又会觉得我把控了自己的生活,我很安全。
大家可以跟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小小的约定:回家之后先写作业,只有写完作业才可以看电视。
在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告诉他没有为什么,这就是规则,在开始的几天,孩子可能偶尔有反抗,但是逐渐的他会接受这个规则,并且觉得很开心,这比他每天回来不知道要做什么,等到父母来强迫他写作业,要开心和自信的多,因为他清楚了这个时间段自己的规则是什么。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想一想交通规则,因为我们知晓交通规则,咱们出门开车的时候才会觉得很安全。假设如果我们不知道,红灯停绿灯行,我们开车出去的时候,是不是会成为一团糟呢?那个时候谁还敢出去呀!恰恰是因为我们知晓交通规则是每个人所必须遵守的,所以我们才敢于按照规则去执行,我们相信这个规则,所以我们觉得安全,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这样的。
孩子需要规则的约束,来获得自己的安全感,一个对孩子毫无要求,毫无约束的家庭,孩子是不快乐,不安全的,是欲求不满的。而当孩子不停的在折腾的时候,他需要的其实只是父母的规则而已,因为只有他知道规则的时候,他才知道我今天需要做什么,我该怎么做?这个时候他觉得生活是可控的,我是安全的。
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看得到自己
能影响孩子一生的还有一件事情是我们一定要做到的,就是高质量的陪伴。昨天我看到了一则新闻,孩子跟妈妈一起去泡温泉,妈妈在一旁玩儿手机,孩子溺亡。监控视频拍下了画面,在孩子三分钟的挣扎过程中,妈妈居然浑然不知。
我们都说我在陪伴孩子,那么请问:您是在陪伴孩子还是陪伴您的手机呢?
请不要用自己跟孩子在同一空间,就认为我在陪伴自己的孩子,这种陪伴对孩子来说除了伤害,没有任何的好处。
有一个小女孩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当他上学去的时候,老师叫他,他不理老师,老师觉得很奇怪,平时那么懂事的孩子今天怎么了?让回答问题,不理,问话也不理。细心的老师给妈妈打个电话。自诩很理解孩子的妈妈回家问孩子,孩子也一声不吭,孩子只是盯着电视的屏幕,不看,不理妈妈。开始妈妈还能耐心的询问孩子,希望孩子告诉自己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可是十分钟过去了,孩子看完了自己的动画片,开始换台,对妈妈还是不理不睬?这个时候妈妈愤怒了,狠狠的摔了遥控。孩子被吓得一哆嗦,但是还是坚持不理妈妈,妈妈更生气,把孩子关进了房间里让孩子去反省。
在孩子反省的过程中,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情绪的失控,然后从门缝给孩子递了一张小纸条,希望孩子能原谅刚刚的自己。一会儿门开,满眼是泪的小女孩看着自己的妈妈说:“我只是想做一个实验,我想看看,当我不理你们的时候,你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妈妈很惊讶,觉得自己跟孩子关系那么好,这孩子怎么要做这样的实验?孩子说:“你们平时都很忙,你们就是这样对我的!”开始妈妈否认说:“我上周六不是才陪你去公园玩吗?”孩子的回答让妈妈很吃惊,孩子说:“当你陪我去公园的时候,我在玩滑梯您在看手机,我在荡秋千,您还在看手机。我去爬城堡,您依然在看手机。我喊您的时候,您能都是不理的,要么没听到,要么匆匆抬头看我一眼,又底下头去了!您的眼睛从来都没有看向我。就像我刚刚在看电视的时候一样,我也在陪伴你们,可是您生气了。”
这个时候您还认为自己是真的在陪伴孩子吗?这种看不到孩子的陪伴,不如不陪!这种视而不见给孩子的是深深的伤害和忽视,让孩子觉得他不重要,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可能给孩子安全感?
可以带给孩子安全感的是一种全心的,高质量的陪伴。我的心在孩子身上,我的眼睛看向孩子,我的目光在追随他的行动。这才是我们给孩子真正的陪伴,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读一本书,我们也可以跟他一起做一个游戏,但绝不是我跟他在同一个空间,你做你的事,而我做我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