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一下四点,看看自己是否被说中了呢,如果yes就该反思自己了。
/ 01 /停留在舒适区
如果你每天的运动量,没有让你的肌肉感到些微的酸痛,那么它不会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成长。
停留于舒适区的健身,是低效的;做事也是同样的。如果你的任务让你觉得愉悦,很好,那说明你没有进入真正的提升区。
稍微踮一踮脚能够到的任务,让你感到需要思考、需要克服困难的任务,才称得上「真勤奋」。
做任何与努力有关的事情,一定有艰难的、需要忍受痛苦的环节。你做不到不去努力,便用最简单的努力,来安慰自己上进的焦虑。如何解决,正面刚呗,没别的办法。
要先有时刻警醒的意识。
/ 02/埋头拉车,却不知抬头看路
第二种情形,从来不去检测自己获得了什么。
你从早忙到晚,却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学到,什么都没完成。因为你只是在购买食材、囤积食谱而已,只有你把饭菜做出来,你才能切实地感受到,你是做了一些事情的。
学的东西,要立刻检测,检测自己有无记住,检测自己是否会做题。
对于真正的勤奋来说,再功利主义也不为过。你要看到反馈,你要立刻看到反馈。一切不以检测/输出为目的的努力,都是耍流氓。
/ 03 / 不善总结
第三种情形,只是埋头苦学,从来不总结规律。
你会发现,善于学习的人,都是善于总结方法的。在你的求学过程中,你肯定见过很多比别人刻苦,成绩却不甚理想的人;还有一些看似不怎么学习,却始终优秀的人。
要说是聪明与否的差别吧,自然是存在的。聪明与善于找到方法,可能是互为表里的。
这点不作更深的探讨。总之,正确的方法很重要,不要闭门造车,不要只凭借自己的直觉去解决问题,善于反思自身,善于学习他人。
大多数事情都是可以习得的,找到正确的方法,让自己从步行者改为乘地铁。战略上的勤奋,和战术上的勤奋,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 04 / 道德许可效应
第四种,道德许可效应让你原地徘徊,沉迷于已经努力的幻觉之中。
简单来说,道德许可效应就是,当你为某个目标,付出了一些表面的努力,甚至只是预想了宏伟的计划,就往往把自己感动坏了,觉得自己已经在变好了。后面做或者不做,你已经不会那么尽心尽力了。
比如学习英语前,先下载一堆英语资料;想要健身,关注了一堆博主,跑鞋什么的买起来,健身卡什么的办起来。
单单是这些收集资料、收藏文章的行为,已经给你一种「我做了努力」的感觉,给了你道德许可。
你有了变好的可能性,就在眼前,触手可及,这已经足够安慰你。
第一种情形,起码你做了实打实的努力;而,道德许可,根本就是零,是一场自欺欺人的表演。
每个人都曾是、也正在是,这场群戏的演员。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
人们喜欢制定那种特别完美的、严丝合缝、高效利用一切整块以及碎片时间的计划么?
不过是能够让你获得道德许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