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深厚根基在基层,智慧的无穷源泉在实践。将我省“十五五”规划问计于基层、寻策于实践,不仅是一次以上率下、推动精神落地生根的生动示范,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汇聚众智,共绘未来发展蓝图的重要举措,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把握全会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
深刻领会精神,筑牢思想根基是前提。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其精神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我们要将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上来,不断增强制度自信,提升治理效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筑牢思想基础。
聚焦发展大计,广纳基层智慧是关键。“十五五”时期是我省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迈出更大步伐的关键阶段。如何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如何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如何充分激发内生动力?答案不在办公室里,而在火热的生产车间、在充满希望的田野、在书声琅琅的校园。深入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十五五”发展的意见建议,正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践行民主决策的体现。这提醒我们,谋划未来发展,必须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甘当“小学生”,拜群众为师,让规划编制更接“地气”、更聚“民智”、更富“实效”。要畅通渠道、搭建平台,鼓励基层大胆探索、积极建言,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五五”规划编制中来。
紧密结合实际,推动落地见效是根本。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调研的关键在于落实。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服务“十五五”发展大局,最终要落脚到立足本职、担当实干上。我们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将调研中听到的“金点子”、看到的“真情况”,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举措。要学习运用“四下基层”工作方法,深入一线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特别是在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