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心里有一个行为标准,希望自己做到,却经常被现实打脸。好像心里有一个自己,而现实却是另一个自己。有时候,我们明明讨厌自己的某个行为,比如拖延症,却怎么也改不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很多的内疚和自责,就会怪自己意志力薄弱,不够努力。可是,内疚和自责并不能带来改变。你应该认真思考的是,我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呢?也许你没有意识到,你的躯体里其实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一个是理性的自我。区分这两个自我,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改变,非常重要。
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曾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描述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他说:
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个骑象人。
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是他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他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而情感提供动力。如果你的理性想要改变,就需要了解感性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利用大象的特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否则,改变将非常困难。
这个比喻能帮助我们形象地记住两个自我的关系。在整个这一章,我们会一直用这个比喻,我希望能有一头大象和一个骑象人在你心里住下来。
那么,大象的脾气是怎么样的呢?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力量大。一旦它被激发了,理智就很难控制它。
第二个特点:它是受情感激发的。它既容易被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驱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等积极情绪所驱动。所以它既可能成为改变的阻力,也能成为推动改变的强大动力。
第三个特点:它是受经验支配的。也就是说,它只认我们切实体会过的“经验的好处”,而不认我们理智所构想的“期待的好处”。
大象的前两个特点,比较好理解。今天,我们来重点讲讲它的第三个特点。这个特点与行为改变是直接相关的。
大象转向“经验的好处”
什么是经验的好处呢?想要理解它,你得先理解期待的好处。
期待的好处是我们想象中的好处。比如:我们都能想到,每天早起跑步,会更有精神;不拖延,会更高效、更有成就感;坚持健康饮食会让我们的身体会变得更好。但是这些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我们并没有深刻地体验过这种好处。
相反,我们体验过睡懒觉时温暖的被窝,打游戏的快乐,胡吃海喝的感官刺激,这些都变成了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好处。
期待的好处是抽象的,而经验的好处是具体的;期待的好处发生在未来,而经验的好处发生在过去或者现在;期待的好处是被教导出来的,而经验的好处是我们通过亲身体会,真实地感受到的。
当这两个好处发生冲突时,虽然骑象人想要寻求那个“期待的好处”,而大象却不由自主地转向了那个“经验的好处”,哪怕有时候这个“期待的好处”要比“经验的好处”大得多。
要理解大象的选择,我们需要回忆一下中学生物知识:巴甫洛夫和他的狗。你还记得条件反射吗?
一个条件反射包括了三个因素:刺激、反应和强化。在这个实验里,刺激是铃声,反应是狗流口水,强化是肉。
这里的强化,其实就是经验的好处。一旦我们的某个行为获得了这种好处,它就会被保留到我们的生命里,哪怕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仍然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强化不仅有正强化,还有负强化。什么意思呢?
正强化是当你表现出某种行为时,通过增加你想要的结果,让你的行为更巩固。比如:获得高额奖金会让你努力工作。
而负强化是当你表现出某种行为时,通过减少你不想要的结果,来让你的行为更巩固。比如:为了防止被扣奖金,你也会努力工作。
现在,你应该理解了大象为什么总是不由自主地转向“经验的好处”,因为它会通过强化,塑造我们的行为,所以行为的改变才会那么难。
“经验的好处”很隐蔽
所以,当我们改变失败的时候,责怪自己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的行为并不是独立于环境而存在的。所谓的“好处”或者“坏处”,其实就是我们与环境交换信息,获得反馈的过程。刺激和强化,就是我们与环境建立联系的方式。
改变的本质:创造新经验
改变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来代替旧经验的过程。创造新经验需要通过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亲身感受到它。亲身感受到的经验,这跟你听来的道理很不一样。
如果你只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没有新行为所带来的新经验,改变就很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