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店老板也要学习的心理学小知识

今天,去做车辆保养的时候,我在车辆旁边和维修人员聊天,中途老板走了过来,和我们宣传了他们家推出的免费洗车补胎的业务,这其中有一句话很有趣。

“你们的车,可以随时过来洗车、补轮胎,都是不收费的,哪怕是天天过来。”

我问他为什么。

他解释道:“表面看是我们店做了亏本生意,但我相信一个一直在我们店免费洗车的车主在需要做车辆保养、定损的时候,一定会想到我们。”

实际上,因为免费洗车也给他带来了很多客户。

那一刻,我怀疑,这个老板是不是看过《影响力》这本书,因为他熟练地运用了我们身边最有效的影响力武器之一-互惠原理

当我们享受到他人给予的好处时,我们会尽可能通过其他途径给予回报。正所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互惠-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石

从小到大,“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是我们一直受到的教育。无论是学生时代小到橡皮、铅笔的互借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后同事间的互助。“回报帮助过的人”这种思想已根植于人类的文化基因。

就像国外著名考古学家理查德•李基认为的那样:正是因为有了互惠体系,人类才成为人类。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文中认为是因为负债感感恩图报。这种“欠债网”是人类的一种独特适应机制,有了它,人类才得以实现劳动分工、交换不同形式的商品和服务,让个体相互依赖、凝结成高效率的单位。

互惠原则的应用

生活中,我们随处能见到互惠原则的应用。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杨看到一则可以免费体验15天净水器的广告。起初,她抱着“15天免费不用白不用”的想法“买”了它。15天后,她将免费的净水器退回了吗?没有,因为她觉得白白占了人家的便宜,送货、安装、客服......,前期服务让她内心萌生了“负债感”而购买了净水器。

一位年轻的姑娘,在停车场遇到汽车启动不了,这时一位邻居过来帮她,在操作很久后,汽车被成功启动。年轻的姑娘想送些东西表达谢意,但邻居拒绝了,说是举手之劳。一个月后,邻居敲响了姑娘家的门,问是否可以借她的车一用。虽然她心中很抵触借车这事,但还是因为之前受过的恩惠而难以拒绝。

L在街上走着,碰到了一个卖花的小男孩。他问她是否愿意购买一束花,因为没有这方面的需求,L婉言谢绝了。这时,小男孩说:“如果不想买一束,那买一支吧,一支才10块钱。”因为对方的让步L购买了一束。

L就是小杨,小杨就是那个年轻的姑娘,而那个年轻的姑娘就是我,您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经历呢?

免费使用的亏欠感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接受而不试图回报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倘若有人对我们让了步,我们便觉得有义务也退让一步。

识别互惠原则

当面对应用互惠原理的请求者,我们可能会屈从互惠原理从而顺从请求者的愿望;我们也可能会拒绝顺从,这样一来,我们内心深处的公平感和义务感就会承受互惠原理带来的猛烈冲击。

要怎么做才能抵消互惠这种社会原理的影响呢?

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倘若别人的提议我们确实赞同,那就不妨接受它;倘若这一提议别有所图,那我们就置之不理。

“识别”恩惠就变得尤为重要,区分善意与诡计,辨别“拒绝—后撤”的营销方法:善意自然应当以善意回报,可对销售策略却没这个必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互惠一个古老的原则:给予,索取……再索取 付每一笔债务,就像上帝开的账单一样。——拉尔夫·沃都·爱默生几年前,一位...
    鸭梨山大哎阅读 1,448评论 0 4
  • 我来帮忙 一早上学的校门口,小浩的红领巾没有带,一起上学的小奕拿出包里备用的一条红领巾。 刚上二年级的小浩,红领巾...
    潭客富林的家阅读 156评论 0 0
  • 校友会是天生的情怀众筹 有情怀的地方就适合众筹。单纯的信任很空洞,但情怀就不一样了,情怀是黏人的东西,意味着我们心...
    好学长松哥阅读 349评论 0 1
  • 墨渊一夜未眠,第二日早早起来,不知不觉到了酒窖,墨渊心里怀着一丝隐隐的期盼,走了进去。 “这帮大...
    衡安君阅读 5,730评论 12 30
  • 赤睛×小猪乔治 在牙仙子的帮助下,小猪乔治长出了翅膀,飞到一座小岛的上空。突然,魔法失去效力,乔治的翅膀消...
    Baley阅读 536评论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