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得:
1、沟通之前先想想,我有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
为什么我在沟通过程中,特别是跟最亲密的人,比如爸妈、老公、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很容易被点燃?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内心其实是想得到家人的认可和安慰,家人的一句话,让我觉得我不被认可,所以就控制不住情绪,一下就说出让自己后悔的话。
下次沟通之前,先想想,我是不是因为没有得到家人的认可和安慰,所以才有脾气?发脾气能让我得到家人的认可和安慰吗?如果不能我要采取怎么样的沟通方式才能让我得到家人的认可和安慰呢?
解决好了自己的需求之后,再看看家人会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我要怎么说怎么做才能满足家人这方面的需求?
2、大脑三个层次:
脑干:也叫爬行动物脑,负责呼吸、心跳、运动
哺乳动物脑:负责感情
大脑前庭:负责语言和想象力,是人独有的
3、大脑中最重要的4部分:
大脑前庭: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部分
大脑皮层:学习的区域
杏仁核:紧急情况负责打或者逃,经常绑架我们的情绪,当愤怒、生气的时候,经常是这个地方在工作,做傻瓜式选择,要么吵,要么忍。
基底核:潜意识存在的部分,也是形成习惯的部分,除了杏仁核会绑架我们的情绪,基底核也会,一些称为习惯的,潜意识里的话语就是基底核在指挥大脑,不需要思考、脱口而出的话。通过不断调动大脑皮层和大脑前庭学习更好的语言模式和处事模式保存在基底核中,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
学以致用:
自我满足清单:
回到家婆婆经常唠叨我,这也不注意,那也不注意,东西摆放好,出门就不用着急找东西。我经常会觉得烦人,唠唠叨叨的。
分析:
我觉得烦,是因为我觉得我的边界被冒犯了,我的需求:得到更多尊重。
婆婆唠叨,是出于对我的关心,她的需求是:关心别人和认可。
下次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首先,谢谢婆婆的提醒,确实是回家前把东西放好出门就很容易找,但为什么我总要用情绪和婆婆对抗呢?因为我觉得她这样做是对我的不尊重,而不是关心我,看到了她的需求是关心我,并得到我的认同之后,我会理解并谢谢婆婆。
我要拿回我需要的尊重呢,是做好这件本身对我自己也有益的事,而不是用情绪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