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人生效率手册》,第一件事就是想要每天早上5点起床,并且用这个时间锻炼自己的硬本领,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刚开始实践的两三天,都还能早起,但是渐渐的就越起越晚。于是干脆就在床上思索,自己为什么起不来?
通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转化成为效果导向进行思考:我要的目标是每天早上5点钟能够起得来。所以我会去寻找特例:自己曾经什么时候能够5点钟起得来?以及谁能够每天5点钟起来?
如果要每天早上能够早早起来,通常是在夏天,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哪怕没人叫,也会被热醒,而冬天比较冷,温暖的被窝和外面寒冷的空气,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是经典的舒适区与压力区只有一床被子相隔,中间就完全没有学习区。
对于这种状况起不来的,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开着空调起床,如果没有条件的,只能靠自己的意志力,在听到闹钟的一刹那,迅速起来穿衣服。
一般情况下还有另外一种状况导致起不来,就是前一天晚上睡的比较晚,导致早上起来的时候睡不够,这种状况就需要调整自己的睡眠时间,让自己每天晚上形成早睡的习惯。
另外一个问题是,谁每天都早上5点钟起床?我身边的人里面当然是圆圆比较能够坚持早起,她已经坚持每天早起一年时间,那么她又为什么能够每天早上早早起来呢?
其实在你坚持到一个多月的时候,早起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不管习惯,舒适区,还是路径依赖,这些概念都阐述了一个原理,我们每天都坚持做的事情,会塑造我们的大脑,习惯去做这个事情,喜欢做这个事情,最后达到不做都感觉不舒服的地步。
所以刚开始一段时间的坚持非常重要。
另外,这个问题我还延伸到其他方面的思考。我曾经和几个朋友一起每天坚持早起,但是最后却放弃了,除了当时有重要的事情,导致每天都睡的比较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是自己没有能够狠心把朋友们都拉起来。
主要是因为害怕对方不高兴,这也让我反思自己的模式。因为害怕对对方有要求,导致对方不高兴,从而产生联结的断裂。否则相互的促进,能够大大增加每个人早起成功的概率。
也就是我和朋友之间还缺少一种坦诚的沟通——这是我自己需要突破的一个课题:联结。这个是地方,是我的卡点。突破这个卡点,我的人生才能更进一步。
另外关于早起还有一个点,就是目标的强弱。如果我有强烈的早起意愿,比如需要赶飞机,那么我一定能够起得来。也就是对于早起这件事情,你是想要还是一定要?这是两种不同的状态。
当然,我们总不能每天早上都赶飞机吧?那么我们就要让自己进入一种类似自虐的状态,就是要对自己狠。
如果你没有办法做到,那么就去锻炼身体吧!强迫自己的身体做到极限,可以锻炼到自己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