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发了2篇文章,戳此可读:
其中提到暑假孩子的读书计划,以及孩子最近在听的故事,收到很多读者的留言和消息。
我发现2个有趣的现象:
1.一提到孩子读书,家长们就有问不完的问题,说不尽的疑惑。有问我书单内容的,有问我怎么做读书笔记的,还有的问我:看你家孩子有的书读了一遍,就算读完了?这样能有用吗?
2.那篇文章中,我分享了孩子听的内容,也分享了我自己听的内容。但是收到的询问,都是问孩子用什么听,在哪里找资源的,没有人关心我自己听的内容的。
是不是能引起你的很多思考?……
还是先做回答。
Part
1
一、关于书单。
经常会有人问:老师,能不能推荐几本三年级/四年级的学生读的书?
我也分享过自己孩子的书单,但是不喜欢做推荐,只给过我的标准:趣味。
以前我没有细想,为什么很多家长问这个问题,前天听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觉得他一语中的。顺便说一句,很多道理,能说得一针见血,一个是他,一个是连岳,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笑来的观点是:
1.读书是很私人的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但是每个人的趣味不一样,我喜欢读的书,你不一定喜欢读。所以,我的书单给了你,你不一定适合,也不一定喜欢。
2.选书,必须要自己去选,总是要别人的书单,自己不去选,就永远没办法提高自己的选书能力。
而K叔的做法可以说“简单粗暴有效”。查看一些大网站的榜单和销售量,排名在前面的书,买买买。买来以后孩子爱读的,就多读,不爱读的,就先囤着,等到哪天孩子忽然又爱读了。实在不爱读的,送人。实在是因为,买书的成本并不算大,而其中的收获,却是不可估量的。
相关阅读:
Part
2
二、我给孩子准备的书单。
嗯嗯,是我给孩子准备的书单,我自己的书单另外有哈。
我孩子的暑假书单,主要是消灭之前的囤货,以及清理书架。哇咔咔,就是这么赤裸裸,哈哈!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人人如此。
中文书:
寒假就列入阅读计划的,购买的绘画版的四大名著,争取能读完一部。这套书一直没怎么读——当然,没读这个,读别的了,倒也没闲着。
还有之前在各个公众号团购的:
气象故事书
科学初体验
我自己给他买的《霸王龙盗梦行动》,本来是因为便宜买的,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搜索发现,这也是一套书,嗯嗯,我可能又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上学就看”系列的另外3本:《我们去读书吧》等。
小小自然图书馆。
这几天整理书架,翻出来之前买的《快乐经济学绘本》,当时不爱听,现在又有了兴趣。
《地图里的成语》和《地图里的古诗词》,争取能各读一本。没错,这样的书,能读一本两本就不错,目标不要太高,才容易坚持。
还有早就买的宝宝的物理学、编程这两套书。
我的计划是,有一部分书读完之后,如果觉得不需要收藏了,就转送或转卖出去。
英语书:
丽声经典故事屋第三级、第四级没读完的书。
攀登英语——有趣的字母,余下的一半。
丽声我的第一套自然拼读故事书
Part
3
三、孩子总是爱读某一本书,怎么办?
有时候我也会微微犯愁:
我买的这个书那个书,你还没读呢,怎么办啊?
我看别人说这个书很好,你怎么不喜欢呢?
那个书你读了好多遍了,为什么还要读?……
没关系,这些问题也有大V介绍过经验,和教训。
我读了钱儿妈的一篇文章《孩子心中的暴风骤雨,你是否知晓?》,详细记录了钱儿喜欢读小屁孩日记,痴迷于此,老师和家长干扰之后孩子的状态。值得我们家长深思。
文章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a6551679984551854595/
所以,孩子喜欢的书,尽量不要反对他读。那些他不喜欢的书,也许以后会喜欢。
我的解决方法是:就像体育比赛那样,有自选项目,也都要有必选项目。我的读书,也有计划地列一些必选书目。每次给他/陪他读书的时候,用1:3或1:2的比例,给他渗透一些我希望他读的书,当然,是在读他喜欢的书之后——总要先给一点儿甜头的嘛!
让孩子自主阅读的书,我还没找好。
Part
4
四、关于读书笔记。
之前的文章里《已经进入期末阶段了,现在谈暑期计划是不是有点儿早?》(点击链接可读)提到暑假让孩子做读书笔记和写周记。
读书笔记这个问题是这样的。我们学校有自己设计的不同年级的不同读书笔记小册子,所以我就借着这个机会,培养孩子做读书笔记的能力和习惯。
对于做读书笔记这件事,我的看法很矛盾:既明白它的益处,又觉得要求做读书笔记这个行为,对孩子读书的兴致可能会有影响。
但我自己也是读书笔记的受益者。
初中的时候,刚入学,语文老师要求我们准备一个本子,每天摘抄一句名人名言,一首诗,一段话。刚开始每天写得挺烦的,因为每天都要写,全年无休。但是,写着写着就习惯了。后来读师范学校的时候,没事儿就读书,就摘抄。满满的几大本,现在还在书柜里呢!
所以,暑假读书,趣味仍然是第一目的,笔记可以一周做一次就可以。目的是能力和习惯的养成,数量不是重点,长期坚持才是关键。
Part
5
五、关于读书的遍数和作用。
有朋友问我:看你的记录,有的书孩子就读了一遍,就算读过了,这样能有效果吗?能有用吗?
借用尹建莉老师在《从小读到大》这本书里的话:您自己爱读书吗?您懂读书吗?
怎么才叫有用呢?您指的有用,是提高考试成绩、写作水平、阅读理解答题能力,还是语言、培养语感、拓展视野?
你看,咱们对读书的作用理解是不一样的。
只靠读书,并不能够一下就提高考试成绩、写作水平,因为考试、阅读、写作,都是很复杂的脑力活动,影响因素并不只有读书这一个。
但是,读书量大的、爱读书的孩子,语感好、积累多、后劲足,也是不争的事实。
还有,读的书不一样,读的过程不一样,就算读的书一样,理解的也不一样,收获也不一样,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读书有用吗?读一遍能有用吗?
在我看来,读过的书肯定有用。读书多和读书少肯定不一样。
对我而言,现在对孩子读书的计划,就是培养他爱读书的兴趣,能读书的能力,会读书的习惯。
所以,一本书读几遍不是问题,买来后爱不爱读也不是问题,喜欢读的就让孩子读,愿意读几遍就读几遍,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恕我得罪,一般问书单、什么时候读、每天读多少页、多少分钟这样问题的人,自己并没有多爱读书,没有读书的收获,没有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自然也就没有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的能力。只是完全功利的思考方式:读书好,读书有利于学习,所以就要求孩子读书,多读书。
注意:孩子爱读书,不会因为要求,而是因为有趣。
对读书的人来说,明明读书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可以没有目的,不为考试,但是看在不爱读书的人眼里,却觉得“多累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Part
6
那些孩子读书的问题,被你忽视的真相,小结如下:
1.学会自己选书。自己为孩子选书。为孩子选书的过程,也是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过程。
2.书单可以参考,但不用照搬,也无需复制。
3.让孩子读书,目的并不只是提高学习成绩,而是去了解更广阔的世界。书读多了,提高学习成绩,只是顺便的事儿。
4.读什么、读几遍、要不要做读书笔记、每天什么时候读、读多长时间,可以有大致规划,并不用过于刻意。要让孩子把读书当成乐趣,而不是任务。
5.一些关于孩子读书的问题,如果你自己多读书、爱读书,就不问而解了。
6.想让孩子爱读书,大人少玩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