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10月份就要满4岁了,在送幼儿园的时候发现他有严重的分离焦虑——每天都哭,原本以为哭两个星期就好了,现在都2个月了,还是哭。我才发现,原来是缺乏安全感,分离焦虑。同事都说:你每天下班都及时回家,怎么会这样。因为儿子从8个月开始,就跟奶奶睡的,我和爸爸就像游客一样,每天下班逗他玩一下,早上起床不到7点钟我们就出门了,在带他时不时还会给他立规矩。而奶奶都是隔代亲,加上奶奶脾气特别好,又是大孙子,所以从来不发火,不大声说一句话,3岁半了,还在喂饭,接尿。所以我决定,每天接送他上幼儿园,每周接一到两次。
这是一个愉快,成就感,无助,愤怒情绪相互交杂的过程。做父母的,试图摆脱棍棒教育的父母都体验过这个过程。
今天星期二,是送孩子的第三个星期了。愤怒,无奈,失落,着急的情绪伴随着我。为什么会愤怒,从家到幼儿园走路不用10分钟,下坡路,出门走路没有500m,奶奶就背他。也许奶奶会想,就背一下会怎么样。我着急的不是背一下这个事情,是这个事情背后奶奶的育儿理念,教育是一个家庭的事情,需要一家人同步进行,而不是唱黑白脸。本来就奶奶带的多,如果帮孩子太多,就容易形成一个依赖心理。比如:不自己吃饭,出门就要抱,在家上厕所也要陪。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要去实践,逐渐的才会有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很多时候我的愤怒情绪,不是因为孩子本身,而是家人的过段宠爱。我该怎样做,才能让奶奶理解我们父母的教育,能同步进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