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你真的懂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是在2,3年前就买了,当时读过一遍后,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便一直搁置在那里了!

现在回想起来,第一次读后没有强烈的读后感,大抵还是因为自己当时比较宅,比较不爱混迹人际圈,加之工作和生活圈子本来就比较窄,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大家也都是有什么就直接说什么,几乎不用担心对方会因为敏感或者想法过多,而对自己的言语有过度的揣摩或带有攻击性的解读,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又想起了这本书,并借机重读一遍。


明显的是,第二次重读,果然有别于第一次。不仅对书中很多知识点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也开始明白,好好说话,真的是有效沟通的助推剂,不仅可以缓和家人之间的矛盾,加固彼此间的亲密关系;还能有效的化解朋友间,陌生人间的误解。

在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有如下一些:

1)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2)我们大多数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反正我身边是有的,而且,不止一位)

3)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

责备自己

责备他人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4)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者反击,但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我们总是在不顺心时,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

5)学会从“情感的奴隶”,“面目可憎”时期不断向“生活的主人”跃迁;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可贵

6)请求的提出要明确,越具体将越有助于别人真正的了解我们的需要;请求+感受+需要三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将让我们把自己要传达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也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7)我们语言表达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所以,当我们无法确定对方是否明白时,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当然,对方可能会给予反馈或者不给于反馈,这个时候,对于给予反馈的对方,我们要表达感激;而不给予者,我们也得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8)用心倾听,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的体会对方

通过再次回顾这些知识点,让我再次追忆到前段时间发生的因沟通不顺畅而造成的误解,让我又学会了很多。


一开始,妹纸微信我说希望我在下次社群活动中做一个分享。由于考虑到自己上一期没有什么突出和特别的表现,就直接回复说“你不觉得某某某在上期表现中更加突出么?我觉得他们都比我做得好哦?“换做是跟我关系比较好的朋友,接下去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或许妹纸比较敏感,然后,她就把我的这句话解读为了带有攻击性、或者嘲讽意味的意思,没有给我反馈,也没有再次跟我求证我为什么拒绝分享的原因,就开始批评、指责和调教起我来了!

现在回看,她的批评或许正是因为对我暗含着期待,而我又没有满足她的期待,所以,她当时便开始在情绪上有了波动!

此外,由于当时在上班,也因为通过打字方式和她交谈,所以也忽略了去了解她的感受和需求、因为在以往和别人的相处模式中,我并不觉得自己用反问语气讲话有伤害到别人,而且也没有人给我任何反馈说这样表达不好或者给了他们不好的感受体验!

当对方跟我说以后讲话不要用反问语气时,我其实也并不了解她真正的意思是什么?是伤害到了她?还是让她产生了某种不悦的想法?我当时以为或许只是因为书面表达和当面表达的感觉不一样,所以便回复了"可能书面打字和当面表达的感受不一样吧“。接下去,战火便开始了!


所以,在给予别人反馈和提出请求时,一定要明确具体,否则,含糊的暗示,你以为别人会懂,其实别人根本就不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真的确定是想和别人玩“你猜,你猜,你猜猜”的游戏吗?猜的结果就是,既浪费时间,也不能完成有效的沟通,最后还闹了个两败俱伤!

所以,对于提出请求这一点,我们一定得明确又具体,这一点适用于跟所有人的沟通。如果说家人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包容你,那么恋人间,夫妻间,朋友间,对于请求的明确提出,就真的非常重要,否则,原本关系融洽的俩人,最后也只能不欢而散!


和那位妹纸的不悦沟通,也就暂告一段落了。也多谢她最后调教我的那一句“建议你去看非暴力沟通”,让我又找到一个机会重读这本书!谁对谁错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通过再次温故,我开始在自己佛系有又条的性格特征中特别加了一条,那就是,对于敏感的人,沟通时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多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语言表达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对方愿意反馈,我们就虚心接受和改进;如果对方不愿意反馈,我们当时就示示弱,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即可,忽略掉对方无意说出的不中听的话即可。

我们不是圣人,自然也不能保证自己说的每句话在不同的人听来都是一个意思!懂你的人自然会懂你,能化解沟通误解的人也自然是愿意跟你沟通,并理解你的人。我们强求不了每一个人都喜欢我们,都停留在我们身边,因为,我们终究要学会做自己“生活的主人”,真诚待人,积极有效的去沟通便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个人都想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但是我们往往被不得不做,委曲求全、迎合他人而陷入消极的状态,生活的积极性会降低,缺少了...
    static2017阅读 3,150评论 0 0
  • 这是一个看结果的世界,幸运的是这个世界上仍有一个愿意耐下心来看你蹒跚学步的人,不论跌倒多少次,他都愿意站在你...
    唐鹿阅读 3,398评论 0 0
  • 上海人下海,海上贸易。 北塞徙南塞,塞北风情。
    过境风阅读 3,283评论 0 2
  • 今年的春晚,少了几个熟悉的面孔:董卿,朱军。 今年的年夜饭,家里也少了几个人。 看春晚的时候,虽然也言笑晏晏,却总...
    心语江南阅读 3,966评论 0 2
  • 跋 丙申冬月,于京郊闲居,接电邮一件,打开方知是俊奇先生发来底稿一篇,题为《...
    村夫_f210阅读 4,0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