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种草了苏轼,心中总有一个情结重游三苏祠。
第一次去是读中师的一次春游。少年的确不懂苏轼,无感,与同学雀闹中与他擦肩而过。唯有的映象便是小院的清幽雅致,苏轼泰然斜坐的铜像。
如今成了苏轼迷,已不再少年时。驱车而来,记忆中的祠堂已不见踪影,祠堂旁商业古街热闹非凡,各种挂着东坡父子三人或其妹的各式商品美味店名比比皆是。好不容易寻得祠堂,步入其中,算不得人头攒动,但是每个角落都布着人,解说的 潜心听者群群,总觉得哪是凭吊古人古迹?倒是觉着多少有着功利,草草的灌输着某种常识。在这种场景,我仿佛也不是来与词人心灵相约,而是变成赴一场盛会,心里有了些许失望。祠内三进三出的院落倒是塑着三苏的彩衣塑像,然而还是不如当年看到的铜像,觉着哪更神似东坡。
后来看到院内的一横幅—纪念东坡诞辰988周年寿苏会,心中一动,再过十二年,2037,十二年后,东坡1000周年,那是我也是67岁的老人,那是的我又是怎样看待东坡呢?
没了与词人心灵相约的雅兴 出了园,草草吃了饭,转道去了中岩寺,东坡和王佛浪漫之地,这倒是清幽之处。
有点意外的是,中岩寺山门下,是浩渺宽阔的岷江,江边,偶遇李白,一身素衣,挥手东去 ,峨眉山月歌便回响在耳畔。沿着临江寺边寻得幽静的山门,淙淙溪水,丛丛竹林,挺拔的树木,回味着唤鱼池缔结的美好姻缘,读着崖壁上西晋以来唐朝的各种石刻(虽然好多已经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已毁坏),看着石笋上攀岩的千年榕树……自然便有了时光倒回……
游玩中岩寺驱车回来,一天的旅程便也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