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的时候,工作比较轻松,或者说没什么事情可做,想选择逃离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旅游。本来和朋友说好,想去庐山,她是因为家里有客人,想逃避一段时间,这样一拍即合,说好大致的时间,打算一起出行。约好的时间联系,这家伙说天太热没有想出去的打算,家里的客人看来已经走了,不用在躲避放弃了。
她不去,倒不是导致自己不能成行的主要原因。在等待的时间中,自己也一直在考虑,这种为了逃避现实而出发的旅游,真的能让自己快乐吗?为什么要选择旅游呢?怎样旅游?
其实是两个主题,一个是旅游真的能缓解烦恼吗?另一个是怎样旅游才更有价值?
第一个问题,自己并没有感觉到什么,觉得更像看电影,看的时候,完全被电影包围着,沉浸在其中,看完出来则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很多时候,都会感慨自己又回到了现实!一样的感觉,如果烦恼没有解决,想靠旅游来短暂的逃避,反倒是最不现实。从物质上来说,有钱人倒没什么?没多少钱的,出去来一趟,都花光了,面对的现实就更残酷了。从精神层面上来说,如果是因为想不开而烦恼,出去散散心,还能有点作用,但更多的可能还是停留在短暂的麻痹状态后的原状。烦恼依然如影随形,很难被真正的摆脱掉。
如果没有目的的旅游,得到的多是回忆,并且主要是在和比人聊天的时候,好像炫耀似的说自己去过了,哪里哪里咋样?但在自己的心理到底留下了什么?只有在看照片的时候,啊,这地方还不错,仅此而已。大多时候,并不能引起心里的共鸣和渴望,都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而已。下面这段话说出了一点旅游的意义。别人写的,引用一下。
“《履园丛话》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用现在的段子来说就是“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这两天在朋友圈看到的一篇反鸡汤文里(江寒园《那些成功学和鸡汤文不会告诉你的》)有一段:“风景一会就看腻了,还是要与人文景观、历史地理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你没一点历史文化知识积淀……你说你啥都不知道,风景一看就忘,只会傻呵呵拍拍风景照,能受到什么震撼,能有什么知行合一?”都说得不错。自然景观本身能打动人,但人文景观——包括世界各地的艺术形式、风俗文化、吃穿住用,只是简单地看看,能领略到的美确实不会太多。比如对于古迹建筑,直接看也能觉出其宏大壮观,但若不了解修建过程,就难以叹服人类劳动的伟大。看到不知其所以然的书画,美则美矣,却不知妙在何处。”
第二个问题,还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慢慢寻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