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想写这篇已经有半年之久了,早早写了题目,却始终不知从何下笔。如果说今年最大的收获是能够诚实面对自己的感受,那么你经过千回百转肝肠寸断之后顿悟的真相,往往却是那些最为老生常谈的道理。这个现象朴素得习以为常,以至于周围的人诧异你为什么现在才明白。
我也是曾有做老师的纯朴志愿的。大学毕业前去应聘某知名中学,我高中母校的死对头。应聘中学老师最关键的环节是试讲,那天我抽到的题是戴望舒的《雨巷》。你们眼前肯定浮现出一个撑着油纸伞、丁香花一样的姑娘。
我也以为会被问:你来说说如何理解这个“丁香花一样的姑娘”?遂眉飞色舞地讲完了课。
真实情况却是台下沉默半晌,直到一位有着教导主任面孔的女老师张口:怎么理解“油纸伞”?
我和这位女老师进行了大眼瞪小眼的交流,足有5秒。当时想的不是答案,而是“卧槽老师没讲过”!真的,我检索了整个高中和大学课堂关于“油纸伞”的记忆,检索结果是0.
于是我恬不知耻地说,我觉得它就是道具,烘托气氛为主,不一定要有真正的作用。
女老师显然不满意,她眉毛挑得老高,是道具就有意义。我当时想,王家卫在《重庆森林》里让梁朝伟和肥皂对话,你说这个肥皂是什么?肥皂就是肥皂啊。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我当然因无知付出代价,但好像也不是那么令人沮丧。因为百度上说,油纸伞象征着作者的理想主义与那个封建社会的隔阂,反衬他的苦闷。我想,这个答案就够叫人苦闷的。
这件事也并未影响我对我的专业的热爱。事实上,尽管语文课和中文系是平行宇宙一样的关系,在每个解锁不得的末路穷途,我却总能找到语文课本上对应的某句话。或者说,那些文段和句子的铺排太恰当了,不需要再额外找其他修辞。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过分矫饰的话总有几分虚情假意,所以我不喜欢那些华而不实、好大喜功的骈文,说了三段也看不到重点;倒是一些朴素得过了头的单句,只言片语,往往让我溃不成军。
《劝学》
全篇我都很喜欢。放在今天它肯定叫《净瞎说大实话》,因为都是一些直来直去的大道理啊。“青,取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是说人或物不可以出身论之。状态都是流动的,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更何况数十年积累者乎?但这种飞跃的状态是要建立在量变上的,“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然与努力配套的还要有强大的意志,“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不然只是一身蛮力。
全文最得我心的是那句被人忽视了的“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聪明人是知道如何利用周围的资源打造自己的,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下次再有人告诉你“女生化什么妆,素面朝天的美最自然”,你大可以甩给他这句话,比解释一大段酷多了。
王小波说,真话怎么会肉麻呢?善哉。
《赤壁赋》
是人气很高的文章了,魔羯座苏轼肯定想不到,他在21世纪居然圈了不少迷妹。以前有个问题叫:白是什么?我的同学回答得很妙:是“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太妙了,苏轼就是个妙人。
语言是对思维的降维。原本意识这种混沌、模糊的状态,可以包罗万象,也可以一无所括,硬要用语言强行组装,也是对它的破坏。你和一个人互有好感,可能一个眼神就觉得心跳加速,于是做事开始心不在焉,心里挂着这个人。这时候你偏要说,啊,我喜欢上他了。这是逻辑对意识的侵犯。
人出于掌控的本能,会给万事万物下一个套:定义,阐释,限定,归纳,演绎……要让一切make sense.前几天一位台大教授重析李商隐,认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千百年来遭到了无数误读。现代人常以为,这是哀叹当年未曾珍惜,唯有现今空悲叹。其实,“可待”在李诗的语境中,是“何必等到”,“只是”则表示限定范围的“就在”。也就是说,这两句应该完全相反了:这些感受何必等到事后才开始回味,现在就已经因珍贵而惘然了。
她有些愤愤然地表示,我们往往用现代的知识套在古人身上,但为什么我们要把自己看成宇宙的中心,要把“我”的看法当成衡量世界的唯一标准?
某年在暹粒过暖冬,出门和突突车司机砍价,猛一抬头,满眼的繁星,无边无际。我看着星星,星星也看着我,偶然想起《赤壁赋》里的话,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真是快意人生。谈何失去?“那大醉的不是我,大哭的也不是我”,我又何曾拥有?
结尾
十多年前某个阳光很好的下午,你只是想在语文课上眯一会,叮嘱同桌帮你盯梢;并不知道命运伸出一根金手指,点在你的脑门上。只等着十多年之后不知在什么时候跳出来,冷不丁唏你一嘘。于是你笑了,笑着笑着却哭了起来。
原来一直想找到的坦诚真实,笃定顽固的自我,义无反顾的英雄形象,其实语文课早就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