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致敬金庸先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爱恨情仇、丰富多彩的江湖。
近来又再次拜读了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小说,感觉每个人物都很丰满,不光是主角,每个小角色都觉着各有各的独特之处。江湖刀光剑影,英雄侠骨柔肠,小说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重笔墨刻画的三个主角,细读之无不让人回味无穷。
鄙人斗胆谈谈对其中一些角色的个人看法,首先是乔峰。乔峰还是萧峰已然不影响我们对这位大英雄的喜爱和崇拜。乔峰前三十年可以说是人生赢家,江湖第一大帮帮主,武功未逢敌手,带领丐帮抵抗胡虏,喝酒吃肉,纵谈天下,江湖中人无不敬重。
而这样的大英雄形象却可以在一瞬间崩塌,只因被证明也是让自己憎恨的胡人,从此开启悲剧的一生。归根到底还是江湖的恩怨,他的主线是一个仇字,因为国仇,他再也当不了丐帮的帮主,因为仇,他的养父养母及相关的仇人被杀,因为仇,他被所谓的武林正道围攻,也是因为仇,他失手杀死了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塞上牛羊空许约……
如果只有仇,他做不了天龙第一大侠,他是仇之因,却非仇之果。当大恶人慕容博提出亲自割下头颅来还当年的仇,代价是契丹起兵,联合瓜分大宋。一切罪恶的根源在于仇,眼看就可以手刃仇人,是人怎么能不动心。可是乔峰接下来的一段话却让他奠定了他在天龙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
萧峰踏上一步,昂然说道:“你可曾见过边关之上、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铁骑侵入南朝,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多少辽人死于非命?”他说到这里,想起当日雁门关外宋兵和辽兵相互打草谷的残酷情状,越说越响,又道:“兵凶战危,世间岂有必胜之事?大宋兵多财足,只须有一二名将,率兵奋战,大辽、吐蕃联手,未必便能取胜。咱们打一个血流成河,尸骨如山,却让你慕容氏来乘机兴复燕国。我对大辽尽忠报国,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人取地、建立功业。”
乔峰出身草莽,整天和那些大混混小混混喝酒吃肉,打架斗殴,按理说文化水平应该不高,但思想境界却如此之高,心胸是如此的开阔,大是大非面前没有丝毫的妥协,真乃天生的英雄豪杰。
回到故事最开始的地方,也是故事结束的地方—雁门关。乔峰此时已经完结了自己的血海深仇,他可以隐居塞外,牧马放羊,归于平凡;他也可以向辽帝讨个闲职,打打猎喝喝酒,逍遥快活。可他却做了为臣不该做的事,违背辽帝的意思为生民请命,企望为万世开太平。
当年在大宋,他受尽了宋人的侮辱和冷眼,他要报仇的话,可以随时带领大军攻打南宋,向他们报复,但他没有。当辽帝挥军亲征,挡在最前面的是乔峰,面对守关宋兵的畏惧和愚蠢,他也只能无可奈何。如果说恩怨,宋人对乔峰有养育之恩,但最后全给剥夺了,致使他身败名裂,受尽屈辱;如果说情义,他与丐帮和武林中人早就喝过断义酒,恩断义绝,反而和辽帝有过八拜之交,经历过生死。他仁义,不肯看着天下生灵涂炭;他有情,虽然天下皆无情对他,却依然以德报怨;他忠义,此举更是为了大辽的子民不至死于非命,他对辽帝的忠心天地可鉴。
因而,这就是乔大侠的结局,为大丈夫当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为臣应当忠于上。自古忠义两难全,他以一人之力拯救了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避免了刀兵之苦,却无法面对自己的心,因而只有一死。
有诗赞曰:
乔木楚楚,萧萧马鸣
纵横万里,气盖九州
胡汉路险,风霜满面
虽千万人,无惧刀剑
如花美眷,始有朱颜
恩怨未了,塞外空谈
有情有义真君子
有胆有识真豪杰
误信奸人寻仇晚
塞外之约成空谈
忠肝义胆胡王怒
血洒雁门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