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自己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名字叫《在写作中洞见自己》,重新翻看了下,得以跳出当时的思维,反而看的更清晰——那篇文章主要是从文章结构与内容着手进行的自我批评,所以今天我主要想从语言方面审视一下自己。
在FPA性格色彩洞见板块中分有静态洞见与动态洞见,而静态洞见前三点依次为原来的我、现在的我、我是如何从原来的我变为现在的我,我蓦然想到,写作方面也更应该追本溯源,于是整个求学时期,一幕幕关于写作方面的闹剧浮现在了眼前。
最早时候接触写作应该是小学三年级,那时候不叫写作,叫日记,而且每天都要像交作业一样交上去的(现在想来这不特么变相侵犯个人隐私么^_^),当时最头疼的便是这个了,每天都要磨到很晚,有时甚至胡诌,不过感觉我的态度相对还可以,因为印象中别的同学都是一句话结束,而且我的日记经常被老师当做模范在班里宣读,现在想来都觉得自豪。而我那个以批判见长的父亲却在一次偶遇语文老师时,严肃提出我的日记水平差的还很远呢,想想可真是扫兴!而老师却令我意外地解释为:“看看人家家长,要求多高!”而当时的我却五味杂陈。
后来下半学期开始写作文,我却犯难了,要写400字呢!这个数字被当时的我们视为了天文数字,毕竟不像日记一样胡写上几十个字就可交差,后来记不清是什么原因出来一个“老奶奶推车版本”,然后我不管什么题材的文章,诸如最难忘的一件事,最感人的一件事,都往这个模子上套:我上学的时候,碰到了一个老奶奶,在困难地推着一个蔬菜车,我主动去帮忙,老奶奶说谢谢,我说不用谢,老奶奶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红领巾!现在想想,都对那时对作文的排斥与敷衍感到好玩,甚至能笑出泪来,哈哈!
转入初中,作文要求加到了600字了,完了,老奶奶的车真是推不动了,只能令想办法,于是开始了各种背作文,我从各个题材里都挑了一两篇来背,这样不管考试考哪种话题作文,我都有十多篇现成的作文成竹在胸,于是中考的作文就这样混过去了,想想自己也真够拼的哈。
升高中以后,作文来到了“惨绝人寰”的800字,这可咋办?背作文也别指望了,一直都不怎么喜欢语文的我,语文老师偏偏又是个软脾气,所以语文课我无一例外都是做别的,甚至玩或者睡觉,而考试时我也最害怕考语文,每次写到作文时,就剩特么40多分钟了,感觉我一直是在焦急地闲扯中完成,根本不知道写了些什么,有次甚至作文是白卷,被在班里当众批评,别提多惨了,语文的作文几乎成了我的一块儿心病!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很多被称作素材的例子,而且发现了《作文素材》这部杂志,我觉得如果多记一些这方面的素材,开头结尾自己稍微加工一些不就行了嘛!明晰了这一点,我便发疯似地背起了各种素材,包括补习的两年我都是这样对付语文作文的!想起到了大学终于不用写作文了,内心就觉得现在多苦都值得!那个时候,大家都对大学有很向往,而我的向往中,不用写作文占据了很重要的一条,可见我有多么讨厌写作!
按说,这样一来,我的求学时代应该可以归纳为“与写作不屈不挠的战斗史”才对,但生活在此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由于高考三次都落榜,我的心情在刚入家门口附近的学院那段时间,非常低迷,而身旁都是陌生的面孔,所以我竟开始以文字的方式缅怀自,一己,述说自己那些小情绪,渐渐地便开始上了瘾,也开始以文字的方式来获取别人的关注和鼓励,现在想来,应该也是这个时候开始渐渐喜欢上了文字,并逐渐尝试写作。
而参加好报写作群到现在,虽然自己一直都在坚持,写的感觉虽然不是最好,可自我感觉也不是太差,但在写作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扰其实并非没有可写的,也不是脉络不清晰,而是明知道自己要写的是什么,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更贴切,有时候一个句子需要来回反复改动好几次,我感觉自己丝毫没有驾驭语言的能力,反而一直被语言所驾驭,我承认自己这样的行为有内心寻求认可和肯定的动机在作怪,但除此之外,更重要之处在于我本身的文字功底就很差,求学时期对于文字都有一种莫名的排斥和抗拒,从未从内心深处接纳文字,所以好报群刚开始的那几天,尽管心里有话,但付诸于文字却莫名地困难,好在一直坚持到现在,情况相对来说改善了一些。
现在在简书里,经常会看到各种写作大咖在技巧与心得方面的指导与分享,内容很多都是纯干货,也很实用,但我明白自己更需要做的就是写,不断地写,能力与技巧可以慢慢训练和学习,但态度绝不可替代,其实自己曾在14年到15年之间坚持写过300多天记录,由于是在笔记本里记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终究还是没能坚持下去,有点可惜,但这次我会一如既往地写下去,加上这么多写作的小伙伴们互相打气,写作的仪式感应该不成问题。
初期先把文字目标定到10万多吧,隐隐的直觉告诉我,先写够一定量,再谈写作技巧与感受吧,否则一切都是徒劳。不管怎样,我相信勤能补拙,我本身就笨拙,文字功底又差,再急的话,是没有好结果的。所以就先静静地写,至于以后会怎样,管它呢!而且我相信,过程做好,结果必然不差,你说呢?正如一句话所言:“因上努力,果上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