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作品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若即若离,不即不离,爱而不得,仿佛烛光摇曳的世界,迷离朦胧,若隐若现;又似最后的晚餐,被出卖的耶和华,满眼都是悲悯之色,而握紧钱袋、神情慌张的犹大,已经告诉所有旁观者一个真相:背叛信仰者,将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题记
海滨小说||烛光晚餐
多年以后,当丁珍妮成为人们眼中的大龄剩女的时候,马原已经做了孩子的父亲。
岁月荏苒,马原最初认为:爱她,就给她自由;爱她,就要成全她,他甚至为自己决定退出的牺牲精神而感到一种悲壮。如今,面对一直未嫁的珍妮,他的心里竟然生出一分愧疚。
那么多年过去了,马原的内心深处,还是放不下珍妮。眼下正值暑期,合欢花开,马原借着带北京青少年篮球队去上海打比赛的机会,打电话邀约已经多年未见的珍妮。
马原选择了外滩的一家咖啡店,跟珍妮约定在这里见面。就像多年以前,他准备好了鲜花,生日蛋糕,还有浪漫的烛光晚餐。
黄昏来临之前,丁珍妮如期而至。马原起身相迎,仿佛时光倒流,然后瞬间凝固。
烛光摇曳,坐在对面的丁珍妮,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高高挽起的发髻上,斜插着碧玉簪,看上去楚楚动人,眸子里含着泪,对英俊帅气的马原说:
谢谢你,还记得我的生日。谢谢你的烛光晚餐……
丁珍妮的家,在县城的一条老街上。那是一条十字街,店铺林立,从早到晚,人来人往,十分热闹。马原的家,在县城新修的医院家属区内,规划齐整,环境也不错。
丁珍妮和马原在同一所完全中学就读,所谓完全中学,就是既有初中,也有高中。
丁珍妮上初二的时候,马原已经上高二了。他们相识,缘于夏天的一场篮球比赛。
那是一场高中男子组的冠亚军决赛,海报在周一已贴出,这场全校师生关注的赛事,在周三下午室外自由活动课时间举行。
正值青春期的马原,身高蹭蹭往上猛长,已经超过一米八五。作为锋线人物,马原在攻防中占据空中优势,加之球场上跑位灵活,接球稳,投球准,反应敏捷,总能找准对方防守漏洞,杀出重围,屡屡得分,因此成为球队的灵魂人物,倍受场内外关注。
关注马原的场外观众里,有一位婷婷玉立的姑娘,穿着米雪色连衣裙,山泉水一般清澈的眼眸里,泛着羞涩兴奋的光,在众人中显得十分出色,她就是丁珍妮。
在丁珍妮的眼里,此刻的马原就是一位威风凛凛的战神。青春期悄然来临,女孩的内心潜滋暗长着对英雄的崇拜。叱咤风云、驰骋球场的马原,与队友默契配合,最终夺取了这场篮球赛的冠军。
当队友们将马原高高抛起的时候,丁珍妮的表情由欣喜变成了惊诧、担扰,她本能地从人群中冲过去。此刻,马原已平安落定,目不转睛地望着珍妮。
四目相对,电光石火,心灵地震。整个沸腾喧闹的篮球场,瞬间静下来了。一刹那,像凝固了一般。突然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尖叫声口哨声如同山呼海啸。
这就是校园里最闪亮的青春时刻。马原和丁珍妮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自此,丁珍妮从家里出来,马原早已在十字路口等着她。马原将修长的双腿跨着永久牌自行车,双脚支撑在地上,扭过头来,朝她微微一笑:快上车。
于是街上就有了一道风景线:骑着自行车的马原,耳旁风声呼呼,敞开的红白两色的运动服与一头黑发迎风飘扬,像是骑着黑骏马的骑士。后座上的丁珍妮像一只小鸟,依偎着马原宽阔的后背。
距离校门口十米处,缓缓刹车,马原稳稳地将双腿支在车杠两边,丁珍妮轻盈地像蝴蝶一般,飞落在水泥地面上。装着互不认识的样子先后进了校门。
放学的时候,马原就在刹车的地方等着,同样的姿势,偶尔有同班同学经过,跟他开玩笑,他总是微微一笑,不解释,等丁珍妮坐定,马原开始飞奔。
像一阵风一样,马原骑车穿过熟悉的大街小巷,绕过人流车流。路旁的商店理发馆、书店和餐馆,在丁珍妮的眼里迅速后撤,在银铃般的笑声里摇曳。
他俩好像兄妹一样,又像恋人一般,在十字路口与学校门口这段路上,暑往寒来,春去秋至,有说不完的话,唱不完的歌,还有阳光般明净灿烂的笑容。
就这样,一晃,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第二年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马原接到北京体院的录取通知书。丁珍妮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该校的高一重点实验班。
寒假和暑期,成了他俩重聚的快乐时光。珍妮的生日在八月十五日,正是合欢花盛开的日子,马原一直记得,所以年年相聚,马原就会精心地做一番准备:鲜花,生日蛋糕,浪漫的烛光晚餐。
马原的父母都在县城医院里工作,父亲是外科主治大夫,主任医师,母亲在妇产科,业务骨干,两人早出晚归,忙忙碌碌,乐于助人,在外的人缘和口碑都很不错。
丁珍妮的父亲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政府部门任职,写得一手好字,喜欢写点豆腐块文章,为人迂阔,所以在文宣和秘书的位置上干了很多年;母亲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一直在城关一小任教,待人处世谦和,温良贤淑,家庭气氛和睦。
两家人住在同一座县城里,只是隔了两条街道而已。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打听之后,彼此也算是知根知底。偶尔遇见,也是客客气气,一番寒暄。对两个孩子之间的交往,他们各有叮嘱,心照不宣,顺其自然。
昔日的同窗好友,知情的街坊邻居,大家都认为马原和珍妮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多年的爱情长跑,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逐渐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马原毕业后,留在北京市一家青少年体育学校,担任青少年篮球教练。
丁珍妮在上海财经念完本科之后读研,读研之后考博,读博之后毕业,毕业之后留校任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两座城市的气质迥乎不同,马原习惯了北京的环境,丁珍妮则喜欢上海大都会的气派和精致的生活。
谁也不曾料想到这一点,马原在丁珍妮高考那一年,一直鼓动丁珍妮报考北京的学校,但是喜欢财经的丁珍妮和她的父母亲友,却认为上海才是首选,这让马原充满期待的内心有了一种掩饰不住的失落感,虽然理智告诉他,要尊重珍妮的兴趣,尊重她的选择。
马原在北京与上海之间奔波,工资一半都花在路上,另一半花在丁珍妮身上。马原的父母拿出大半生的积蓄,在北京五环外选了一套近百平米的房子,算是有了立身之处。
丁珍妮因为读研花费了不少心血,父母也因为家里出了一个财经博士而倍感自豪。特别是留校任教,让她的父母亲在同事和亲友当中特别有面子。他们但对女儿的婚姻大事渐渐产生了一些隐忧,他们觉得在北京一家体校当教练的马原跟他们出色的女儿,两人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犹如云泥之别。
随着时间推移,马原的父母也觉察到这种巨大的差距,从对方父母的表情和语气里约略感知,自认为高攀不起,于是便调动所有人脉资源,悄悄为儿子物色合适的人选,而这一切,在北京打拼的马原并不知情。
丁珍妮也不再是中学时代的小姑娘,博士毕业后,能够留校任教,还是导师的功劳。她感恩于心,常帮师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她在电话里跟马原也有过说明。
马原心里清楚:自己和珍妮之间,正在出现有形和无形的距离。任凭自己如何努力,也无法彻底改变。要想真正解决这个两难的现实问题,只能是彻底牺牲自己来成全对方。因此当父母跟他摊牌,将他们的想法和盘托出的时候,马原竟然出乎意料地答应了!介绍的这位姑娘,身材高挑,气质温婉,在北京一家大医院当护士,姑娘父母跟马原父母是医科大学的校友,是知根底的同行。
婚礼在父母的张罗下,如期举行。马原以为自己这样做,就是在成全自己最爱的珍妮。孰不知,当珍妮获悉马原跟别人结婚的消息时,如同五雷轰顶,茫然不知所措。
丁珍妮觉得不可思议。马原究竟是因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见异思迁,薄情寡义。这么做,简直就是一种可耻的背叛行为!
多年以后,当丁珍妮成为人们眼中的大龄剩女的时候,马原已经做了孩子的父亲。
岁月荏苒,马原最初认为:爱她,就给她自由;爱她,就要成全她,他甚至为自己决定退出的牺牲精神而感到一种悲壮。如今,面对一直未嫁的珍妮,他的心里竟然生出一分愧疚。
那么多年过去了,马原的内心深处,还是放不下珍妮。眼下正值暑期,合欢花开,马原借着带北京青少年篮球队去上海打比赛的机会,打电话邀约已经多年未见的珍妮。
马原选择了外滩的一家咖啡店,跟珍妮约定在这里见面。就像多年以前,他准备好了鲜花,生日蛋糕,还有浪漫的烛光晚餐。
黄昏来临之前,丁珍妮如期而至。马原起身相迎,仿佛时光倒流,然后瞬间凝固。
烛光摇曳,坐在对面的丁珍妮,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高高挽起的发髻上,斜插着碧玉簪,看上去楚楚动人,眸子里含着泪,对英俊帅气的马原说:
谢谢你,还记得我的生日。谢谢你的烛光晚餐,谢谢那些年的你……
丁珍妮缓缓低下头,哽咽不能语。马原的心底里涌出复杂难言的情绪,过去的欢乐时光和后来矛盾苦闷的白子,像电影一样闪过脑畔,他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解释。
马原觉得自己就像达芬奇画笔下那个攥着钱袋、神色慌张的犹大,他嗫嚅道:
对不起,珍妮。对不起,是我……
珍妮缓缓抬起头来,眼神里充满了悲悯、幽怨,喃喃自语道:是我太自私,太过天真,太过自信,自以为是,没有设身处地考虑过你那时的艰难处境和真实感受……
马原的心里,突然像被针扎了一般,他竟然没有勇气再看珍妮一眼,他知道一切都已经晚了,他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如今已成长为一个知识女性,举手投足间的儒雅,在他眼里像上帝一般的存在,他永远无法企及。
丁珍妮自觉有些失态,她知道今天赴约只是为了亲耳听到马原的一个解释,为了与昨天告别,让曾经的美好深藏在心底。
她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马原说:谢谢你的烛光晚餐,谢谢那些年的你,祝福你……一切都会过去,一切也终将过去……
摇曳的烛光里,他们含泪望向彼此,苦涩地一笑,彼此轻轻拥抱后迅速分开。
丁珍妮挥手告别,马原站在原地。他们先后走出咖啡厅,消逝在茫茫夜色里……
时间刻度——2023.08.15深夜完成。8月16日,反复斟酌,仔细修改,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