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最亲近的人,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人。因为太过于亲密,所以特别容易忽视他的各种感受。
我跟老公结婚已经15年了,今年8月份将会是我们第15个结婚纪念日。这中间我们的生活有起有落,但是目前我的感受还是一地鸡毛。
每一年,我都会为自己设定个人的目标。我认为有规划的生活才会有准备,有准备的人生才会有结果。但是他一直对我的“程式化”生活提不起任何兴趣,他说我有我的节奏,我不需要被这些条条框框所束缚。而我一直认为这是他缺乏自律,缺乏规划性,和逃避现实的表现。
看到了吧?我们之间的理念冲突就是这么显而易见。
直到昨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更多的矛盾都暴露在外。
我想为家庭设置使命宣言,而家庭使命宣言,最好是由全家成员共同商议设定出来。他作为家庭重要的一份子,肯定要参与其中。考虑到他可能本能性的抵触,我提前一个星期跟他进行了沟通,并告诉了他需要提前准备和考虑的细节,希望他能够提前有所准备。一开始在电话里沟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并不反对,答应说好,可以。
由于他在外地,我们需要电话沟通。我提前跟他约定了两点半的时间,并打电话过去。当时孩子们跟我都在一起。通话没有超过三分钟,当沟通的原则这个环节的时候,他说:“我没有原则!”当时我的内心瞬间爆炸。为了避免跟他吵架,我直接把电话挂掉了。
当时我的内心活动十分丰富,我是想如果你真的不想参加,可以提前告诉我,没必要用这种方式。孩子们都在场,我也抑制不住地哇哇大哭。后来很快调整好情绪,和孩子们一起继续完成了家庭使命宣言的设定。
随后,我仔细思考了整个事情。这件事情的发生,让他在我这里的情感账户余额已经趋近于零。我内心的失望和无奈已经占满了整个心。
随后,我迅速地为他补充了在我这里的情感账户存款。他远在他乡,为家庭的打拼。他真诚的对待我和孩子们,没有什么二心。他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诸多困难,我也没有办法施以援手。所以我选择降低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
况且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意识到他可能会有的态度,却没有做好预案。或者现在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时机。他没有参与使命宣言的制定,并不代表他不支持这件事情。我没必要执着于“他必须参与”这件事情。
如果什么事情太执着的话,只能说明自己不够成熟。所以应该以终为始,看重的是两个人之间一辈子的情谊。
晚上我们两人情绪都比较平静的时候,通了一个电话,我询问了他在那边最近的生活和饮食起居。也跟他讨论了家庭读书会的筹办情况。
最近我们家准备带领两个孩子一起读《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这两本名著。读的是原文。为了能够让读书更加深入,我们特意买了四套书。昨天我老公的书到了,我和孩子们的书也到了。
我们把书仔细看了一下,《三国演义》是一百二十回。《西游记》是一百回,我们计划两个月阅读一本书,所以平均下来每天要读两回。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会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三国演义》两本书同步推进。
这又倒逼我要提升时间利用的能力和阅读的速度,毕竟工作、个人学习提升、家庭、瑜伽、书法,我每天要同步推进的事情太多了。必须要找到平衡。所以我的早起时间又要提前半个小时了。
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生活就像骑自行车,只有不断的前进,才能保持平衡。”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你一直在往前走,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发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不要永远只盯着一个点,还人为的把它不断扩大,只是徒增烦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