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就害怕写作文,记得最初的看图写话,我每次就仅仅当一幅画来看,难得抓住主题。慢慢的作文要求更高了从200字到800到更多,每每遇到作文都有想哭的冲动。
在樊《登读书会》上听了一本《你能写出好故事》的书让我刷新了对写作的看法。书中告诉我们写作都是有套路的。
你写的故事如果要让人回味无穷就要满足以下三个标准
一.时刻引人关注
二.非常真实
三.与读者无隔阂,容易让人带入角色
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辛辛苦苦编的故事却总是没别人的精彩,每次别人能拿80分 我却总是在60左右徘徊
写的都是情节
一件事情从开始到结果的整个过程,把事情讲清楚不就是故事了吗?本书作者告诉我们那不是故事,那是情节。而故事是主人公经历一系列的情节后的内在变化,这种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才是故事。
也就是说必须有变化,没变化的文章是流水账式的记录。
书中举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例,从黛玉初入贾府的谨小慎微,到后来的宝黛两人两小无猜一起长大,暗生情愫,后来又来了大方稳重的宝姐姐,宝玉时有偏心令黛玉为之醋意频生;最后贾母狠心拆散宝黛,黛玉决然归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读者为之唏嘘。
随之让我想起了最近很火的《摔跤吧,爸爸》马哈维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摔跤运动员,放弃职业生涯后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遗憾,没能为国家争得荣誉,把希望全寄托于自己以后的儿子身上,却连续生了好几个女儿,一度失望的马哈维亚失去了精神支柱,有一天两个女儿却展现出了国人的摔跤天赋,从此开始训练两个女儿,最后为国家争得荣誉。
故事情节就设计的让人为之捏一把汗,情节设计让人为之魂牵梦绕。
这本书告诉我写故事的精髓,从此写作道路上多了一个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