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生活在父母双方的大家庭里,有着姥姥、姥爷、奶奶的疼爱,但因为爷爷早逝没有见过。一直生活在很温馨、幸福的环境中从来没有考虑过死亡和亡灵。
只记得每年除夕夜,在春晚开播前,爸爸都会带上我和妈妈去烧纸来怀念逝去的亲人。对这件事情,从来都没有多去思考,只知道这是仪式,对自己而言这似乎只是仪式,烧完纸回家这么简简单单。我相信有很多像我一样的90后甚至80后都和我一样,对死亡和逝者抱着这样一种心态。
电影里告诉我们,人死亡有两种形式,1、生理意义上的死亡。2、当成为亡灵之后,如果生前的人们完全遗忘自己后的终极死亡,那将是灵魂的消散。
看到这里,真的很有感触,看到借给主人公吉他的那位大叔,在世人记忆的破碎中消失。那一刻的我如同一声闷雷震动了我的心灵,深深思考自己在这么多年里是否真正的去怀念过哪怕一位逝去的亲人,他们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冷漠而在亡灵世界过得很不如意。
记得国外有人说中国人缺少信仰,也因此生活中缺少很多心灵的感悟。有些时候自己也在反思,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自己似乎逐步在变为生活的工具,遵循着特定的生活节奏和规律,工作日如此,周末也如此。偶尔的一点闪光也如烟花易逝,消失在周一的早晨,刚刚兴起的思绪就此淡去。生活似乎变得只是工作和为工作服务,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思绪。公司领导经常会谈起国外人工作时间多么少,不加班,那是工作效率高效的体现,然而国人效率就真的低下吗?可笑了。
有时候在恬静的周末,坐在蓝色的湖水旁,吹着温暖的风,做着诸如绘画、歌唱、弹奏等自己喜欢而平时有确实那份心境去实现的事情,走一种自己的风格。
电影里说每年在万圣节到来的时候,逝去亲人的灵魂会走过菊花瓣堆成的桥,来到家人身边。而只有通过验证,证明有在世亲人纪念的自己才能走过那座桥。
回到自己每次春节、清明、中元节从来没有主动去想过纪念逝去的亲人,从来没有将这种纪念 的仪式理解到心里,从来没有这些的讲述能让年轻的国人能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民族情结。仪式永远想到的只是仪式,不走心,就缺少了意义。现在想起也感觉有些惭愧,一方面对自己这么多年的无知和冷漠感到惭愧;另一方面,对于会是由一部国外电影引起自己的惭愧而感到惭愧。
据说这部有着亡灵主题的电影,按照常规的标准是不能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核引入国内的,但我想也正是因为剧中对逝者的纪念,震撼了哪些高居庙堂者的心灵,如同一声响钟。
今天到公司,和大家聊起这部电影,我说,这是一部能让很多大龄人士看哭的动画片。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每天上班工作下班睡觉的规律作息,填满安排的周末。我们身为文明古国的传承人,正在丢失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在接受越来越多外来文化,崇拜外来明星的时候,是否想过老祖宗这些文化、传统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