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同事聊天,她提到之前参加了一个专利方面的考试,要求理工科专业,听到这样的要求我就很开心。本来嘛,辛辛苦苦读了七年,工科本科加硕士,一朝离开研发岗位,就感觉没有用武之地。对于这种明令要求理工科出身的考试,天生的好感。下午抽空查了一下这个考试,了解了考试i内容和考试形式以及达标要求,记下了往年的timeline。决定每年给自己一点硬指标,逐步增加自己的硬实力。比如我的学霸同学Claire就要求自己每年要考一个证书。确实,我们在工作之后,很总要就进入自己工作、生活的舒适圈,很多事情我们已经能完全control,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有效率的激发自己学习新知识新领域的动力就显得很重要。我本身并不鼓励盲目考证,但我非常鼓励对自己的能力、品性、兴趣做深度剖析,从科学、理智的角度看待自己。首先排在第一位的一定是你喜欢做什么?其次是你能做什么?最后才是需要你做什么?
我觉得职场上的个人发展,一般源于我们个人的能力,但是还有另外一半是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比如公司的发展、组织架构、领导赏识。正如这几天热播的《知否知否》中有句台词,“一命二运三能力,三者有其二便可顺遂一生”。所以正如那句调侃国足的段子,“中国队缺少了一点运气”。我绝对不赞成我们为了在一家公司的发展,就刻意迎合公司的岗位需求,而无视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培养。作为一个在职场也干了多年,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来说,在公司没有任何人是不可替代的,只要你的岗位是有薪酬的,可以明码标价,那公司可以分分钟从人才市场找到你的替代者。这话虽然残酷,但绝对是真理。我甚至 见过公司的founder被踢出局,so,you see.所以,我们要做的事很简单,把时间用在自己身上,给自己加砝码,让自己变得很重,即便有一天我们还是能被替换,但是至少替换掉我们成本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