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读书会上,在海松老师的带领下,听樊登老师解读亲子教育书籍《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讨论环节,几位妈妈们围绕家庭关系展开探讨。有声音抱怨孩子的问题过多,有声音对老公不介入孩子的教育感到不满。归根结底,家庭成员之间的认同度较低,不仅是没有认同,更多地是把矛头直指对方,很大程度上把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归咎到对方身上,而把孩子好的一面归攻于自己。如此一来的结果会是什么?爱人没有得到认同,反而摊了一身的批评甚至包括孩子的“连带问题”,内心自然会不舒服,出于人的自我保护之本性,一定会做出行动来维护自己的立场,这样便会反过来攻击对方,以至于不赞同对方的教育方法、不支持对方参加学习,等等,总之,夫妻都会把矛头指向对方,相互不认可。
近而探讨,如果逆向思考一下会如何?如果身为妈妈的我们,把孩子身上的优点都归功于老公,只要发现孩子身上好的品质,都说:老公,你看,儿子的。。。优点都是受你的影响!同时,把孩子暂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都主动地归结到自己身上:儿子这方面的问题都是受我的影响,所以我还要提高、还要学习和改变才行啊…
试想,换作第二种方式,结果是否会有所不同?如果老婆敢于如此“担责”,通常情况下,老公会有两方面的想法:一是既然孩子的优点都随我,看来,我以后还得把自己成长得更好一些,多对孩子产生一些好的影响才行;二是老婆的态度也真是太诚恳了,其实,也不完全是她说的那样子啦,我也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也许儿子的问题也是和我有关的。
在以上两种想法的支撑下,老公会做出什么样的行动呢?也许不同的人,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做法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讲,方向一定会是正向的、积极的、向上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老公的认同,一定会促进家庭成员内在改变的动力,增进夫妻关系、和谐家庭关系。
而能否达成这样的家庭经营效果,妈妈的智慧很重要,这智慧源自于对内心的强大。因为一般情况下,人总是不敢于剖析自己,不敢承认自己的过错的。而一旦突破了这个防线,把功劳指向爱人并勇于内观不足的时候,家庭关系就已经走在了和谐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