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开了朋友送的新年礼物,《怎样读书》,三联出版的,她很喜欢。
这本书实际上是若干文学大家写的文字的集合,都是关于读书的,胡适、蔡元培、林语堂等等,都是大家。
胡适在他的文章中反复提到札记,跟大家分享下:
札记分四种:
甲:抄录备忘。
乙:提要。
丙:记录心得。
丁:参考诸书而融会贯通之,作有系统之文章。
做笔记有利于更好的思考,读书之后, 任何的想法都可以梳理出来,整理在笔记上,这样读书的东西就可以永久或者长期成为自己的东西了。
另外一点有感触的是,蔡元培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提到,40岁的时候他才开始学德文,后又学法文。天呐,我们好意思说我们年纪大了,学的晚了么!
因为这是一部合集,每位独立文章的作者都表达了自己关于读书的精力、体会,无非是读什么、怎么读,怎么有效率。总的来说我觉得不外乎多读多写多想,也就是积累,很多人都表达了这个观点,积累、坚持,除此之外,我分享两个我觉得特别的,一个很触动人,另一个很有批判性。
丰子恺在《我的苦学经验》这篇文章中,分享了他的求学经历,二十二岁中学毕业后喜欢上了绘画,又机缘巧合在学校中教画画,时日累积,萌生了留学日本的想法,东拼西凑攒了400多块钱的启动资金,再加上亲朋好友的资助,开始了日本的求学之旅。原本的打算是花光带来的钱就回国,结果在各种好朋友的帮助下,竟然待了10个月之久。他在日本求学的时候,为了学日语,剑走偏锋,报了一个日本的英语班,老师会用日语解释a dog, a cat 之类的英文词汇,他就这么学日语。
我对于文学的兴味,是从这时候开始的。以后我就为了学习英语的目的而另入一英语学校。我报名入最高的一班,他们教我读伊尔文的Sketch Book。 这时候我方才知道英文中有这许多难记的生字。兴味一浓,我便嫌先生教的太慢。后来在旧书店找到了一册Sketch Book讲义录,内有详细的注释和日译文。我确信这可以自习,便辍了学,每晚伏在东京的旅社中自修Sketch Book。我自己限定于几个礼拜之内把此书中所有一切生字抄在一张图画纸上,把字剪成一块块的纸牌,放在一只匣子中。每天晚上,想摸数算命一般地向匣子中探摸纸牌,温习生字。不久生字都记诵。Sketch Book 全部都会读,而读起别的小说来也很自由了。路上遇见英语学校的同学,询知道他们只教了全书的几分之一,我心中觉得非常得意。从此我对学问相信用机械的方法而下苦功。知识这样东西,要其能够于应用,分量原是有限的,我们要获得一种知识,可以先定一个范围,立一个预算,每日学习若干,则若干日可以学毕,然后每日切实地施行,非大故不准间断,如同吃饭一样。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整篇文章来读全文,我读罢很受触动,虽有鸡汤之嫌,但还是一针强心剂,有力量。
另一位孙福熙《读书并非为黄金》中的观点非常有趣:
中国人把读书看得严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说法,先认读书为苦不可耐,于是用黄金利禄来引诱,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意思。
我以为,中国人把读书看得太苦亦太尊贵了,于是与世界事物脱离了关系。
我觉得这个角度来看读书,一方面过于吹捧黄金屋的观点,仿佛读书很金贵,也许吸引了一波追逐黄金的人的同时,也驱逐了不在乎这些的人。另一方面,读书也可以稀松平常啊,和吃饭睡觉、打球跑步一样容易做,应该是我们日常的一部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