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学专家鹿岛茂先生曾这样阐述读书笔记的作用:“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这句话和中国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告诉我们要写通过写读书笔记来提升读书的效果。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第三章,告诉我们,如何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作者倾情奉献了自己的读书经验,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做笔记的基本技巧、如何做笔记、以及如何吸收知识和记录思考。主要内容如下:
读完就写些内容,我心中出现了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下面将这份美丽的核心内涵,与大家分享。
01寻找茫茫书海里的“珍珠 ”---做记号的三个步骤
在书的海洋里,我们记忆显得渺小,无法将书海中的内容一网打尽,全部记住。所以只能将我们认为重要的内容以及能引发思考的内容,从茫茫书海中打捞出来,让它成为你的掌上“珍珠”。为了能科学的挑选出“珍珠”,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启动“筛选程序”,分阶段把重要的内容筛选出来:
1、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2、 重读:读完一遍之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3、 标记: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4、摘抄:重读3中的内容,把最后还是无法舍弃的内容抄在读书笔记上就可以了。
02给“珍珠”打上烙印---巧用标记区分对象
当我们找到钟情的“珍珠”后,需要将它进行标记区分,这样才能方便后面制作“珍珠”项链---写读书笔记。作者提供了以下不同的画线方式对标记的对象进行区分:
1、普通直线:用于“重要”、“客观上很重要”、“暂时先画出”的情况。
2、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主观觉得值得重视”、“想记住这里,以后加以运用”的情况。
3、圆圈:用来圈出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内容。
03串起”珍珠“的彩线---“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手捧打着烙印的”珍珠虽然好看,但是无法与我们如影随形。只有将他们用一根漂亮的彩线串起来,才能变成美丽的珍珠项链,为我们增添智慧之光。在这里,作者介绍了串起”珍珠“的彩线---“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这条线的主要逻辑就是通过“摘抄+评论”的方法,来记录我们从书海中打捞出来重点内容,以及自己思考感悟,串起这些”珍珠“。
作者认为写读书笔记之前,要注意三项信息: 1. 写读书笔记的日期 ;2. 书名 ;3. 作者 。
除了上述三个要素,还可以加上以下两个要素:
1、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
2、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 注意:行间空一行,段落之间空两行,便于日后重读、插入文字和更正修改。
记笔记的过程如下:
1. 写上三项信息(日期、书名、作者)
2. 摘抄经过多次筛选后的内容,摘抄部分用“○”标识,注意不要省略,要保持原汁原味。
3. 摘抄完的内容后面写上自己的感想及补充说明,评论部分前用“☆”标识。
04让珍珠项链嵌在你最好的年华里--经过时间沉淀的精华
迈克尔•桑德尔 说:“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那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本质,同样也适用于读书活动。只有经过深刻的思考,才能将所读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及思维框架中。
作者提出重读别人的书评【具体过程见图2】,换个角度审视自己的读书体验。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通过对比书评和自己的感想,我们能发现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认知。帮忙我们挣脱自己的习惯角度,看到不一样的认知,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
笔记塑造生活,让好的内容与思考不再如流水般悄悄从指缝间慢溢,而是凝结成了一颗珍珠,串成项链,嵌在我们人生最好的年华里,铭记我们不一样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