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然而,你真正想要的是别人为你的行为“背书”,从而不必独自承担责任。
2.你当然可以认同别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但问题是你无法认同所有人。
3.如果你没有办法坚定自己“好”的标准,就会在身边人五花八门的判断标准中痛苦不堪。因为你无法满足所有人对“好”的判断,无法获得所有人不同价值观下的认可。
4.最可怕的是,绝大多数人之所以认可你,和他的价值观并没有什么关系,他认可你的唯一原因只是你满足了他的需要。
5.如果你的需要与别人的需要一致,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你一味地追求这种认可,而忘记了自己的判断与需要,则会陷入一种被动又可怜的境地,陷入他人用“认可”为诱饵设计的圈套。
6.反过来说,一个人之所以没有给你想要的认可,往往和你做得对不对、好不好没有关系,你只是没有满足他的需要而已。如果你非要得到他的认可,那就太傻了。
7.当你为了得到认可,不断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你首先会丧失自己。而你在丧失了自己之后,就会很自然地感到自卑,而越自卑就越需要认可,越需要认可就越会去做别人认可的事,从而难以自拔。
8.通过不断地活在他人的意志里,你会产生一种关于自己的不确定感。
9.为了消除这份不确定感,你不得不去别人那里弄清楚自己到底该怎么做,从而更加需要别人“认可”你的行为,为你的行为“背书”。
10.人生最痛苦的两件事无非是“渴望不可得”与“所得非所爱”,而讨好型的人通过不停做别人期待自己做的事,成功将以上两种情形占满了。一方面,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做,另一方面,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非要做。
11.在这样的状态下,你是无法获得成功并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自己与他人的认可的。因为首先,“热爱”是做成一切事情的基础,只有你爱一个人才会愿意和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拥有亲密深厚的关系。只有你爱做一件事才不会被挫折吓倒,从而持续尝试并取得成果。而一个讨好者做的永远是别人热爱的事情而非自己热爱的,又如何能拥有热情与坚持,并取得成就呢?
12.你以为“认可”是空气,没有了它就活不下去,其实“认可”只是一幅装饰画,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13.依靠别人获得满足是孩子的状态,而成年人是需要学会自我满足的。
14.学会自我认可,不吃“嗟来之食”
15.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句话送给你,“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
16.然而经典的精神分析认为,攻击性与力比多(性欲)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得不到满足,没有一个投注的对象,人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很多抑郁症就是因为一个人攻击性表达不畅,不得不向内攻击自己造成的,而自杀就是自我攻击的极端形式。
17.然后,抑郁、焦虑、情绪低落、头痛、失眠等问题出现了,这是你攻击不了别人而不得不攻击自己时,身体发出的声嘶力竭的呼喊。
18.攻击性”的表达不只“骂回去”一种,我们可以通过在规则中竞争来升华我们的攻击性。取得成就、获得认可,都是攻击性表达的渠道。
19.与之相反,你可以将竞争看成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一个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成就了更好的自己,那真的很好;如果没有,原本的自我也非常好。
20.“弱者”的世界里,从没有安全可言
21.如果自己是否能够感到安全,完全要看别人的心情好不好,是否能给你一点善意,那么安全感这种东西就永远不可能拥有。
22.如果你希望别人给你安全感,那么你注定会感到不安全。如果你需要别人保障你的衣食住行并感到安全,你就会担心如果他不再爱我了,他不养我了要怎么办呢?如果你需要别人时刻向你表达善意才能感到安全,你就会担心如果对方态度恶劣、充满攻击性我要怎么办?别人爱不爱你、别人经常微笑还是喜欢骂人,都不是你能控制的事情,如果你依赖这些,只会让你感到失控与恐惧。所以,安全感需要自己给自己。
23.我想要与勇猛的能量建立连接,我想与勇猛的能量建立连接,我想要与勇猛的能量建立连接。”
24.压抑愤怒,愤怒却愈发强大,根本压抑不住,你痛苦。可是不压抑,你又会愧疚、害怕,还是痛苦。
25.表达愤怒本身就是和吃饭、呼吸一样自然而必然的事情,只是从没有人这样为你类比过,而你也从没这样问过自己罢了。
26.如果我们允许情绪自然地表达,这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你出于种种原因,用意志力将它控制住了,那么最终一定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
27.压抑包括愤怒在内的情绪,最常见的一种结果就是疲惫感。
28.情绪是一种能量,如果你不让愤怒的能量向外攻击,它就会不得不向内攻击自己。
29.情绪的压抑势必会给我们带来压力,而压力势必会造成免疫力下降,而免疫力下降无疑会损害我们的健康。
30.你需要做的是不挣扎。即便愤怒的感觉让你不舒服,也不要转化它,请让愤怒就是愤怒本身。当愤怒的感觉到来的时候,看见它,对它说:“嗨,愤怒,你来了呀。欢迎,欢迎,欢迎。我看见你了,我接纳你,我想帮助你,而你需要我做些什么来帮助你呢?”
31.要知道,当你与一种情绪对抗的时候,其实是赋予它能量的过程,只有你接纳愤怒,在愤怒的状态里“躺平”了,愤怒才不会从你这里源源不断地吸取能量来对抗你。放过愤怒,也放过你自己吧,“愤怒,谢谢你提醒着我希望被别人公平对待的美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