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滚蛋吧!肿瘤君》,感动到无法自已,想起我患癌早逝的舅舅,想起身边的朋友亲人,眼泪不由得流下来。
看完整部电影,我只记住熊顿说过的一句话:死,只是一个结果,怎么活着,才是最重要的。记得以前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他说死亡只是一个迟早要来的节日,不必着急。现在看《滚蛋吧!肿瘤君》,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个生性豪放外向甚至有点傻缺的女孩忽然有一天被通知自己患癌,这可能是人世间最大的不幸,但这种打击放在熊顿身上却好似生活中一个小小挫折,她仍旧坚持乐观坚持嬉笑恶作剧,好似百毒不侵。熊顿不害怕死亡吗?并不是,没人不畏惧死神,但有些人就是能够想明白光害怕是没有用的,你得在有限的余生里挖掘出点乐趣来,这样才不会辜负自己,于是熊顿发挥她漫画家的幻想带我们飞了一把,只要她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她便用漫画式的幻想来补救心情抚平自己的烦恼,当她失业时她脑中世界便变成冰封之城,当她得知自己患病时,周围的人都变成了《行尸走肉》中的丧尸,当她爱上帅医生时,每次从丧尸中拯救她的英雄都变成了吴彦祖……这样的表现方式,让观影的看者笑中带泪,虽然被她的幻想带着笑,但局外人的我们仍旧知道熊顿终究会死的,不得不为她心疼。
我是微博深度患者,但在看电影之前我并不知道熊顿的事情是真的,不知道在微博上面还有如此乐观坚强幽默的一个漫画家,微笑着直面死亡,用自己的画笔去描绘死亡,并在死亡的罅隙里寻找友情与爱。电影看完后我找到熊顿的微博,一条一条看完,感动与震撼袭来,相比于现实中的熊顿,电影中她的乐观与鬼灵精怪还是打了折扣的,现实中的熊顿偷偷跑出医院在路边买烤红薯吃,然后在微博上得意洋洋地炫耀。我不敢相信一个女孩可以坚强到如此地步,随后我在网上买了她的漫画,我想要亲眼看一看熊顿自己描绘的坚强与乐观。
当然如果这部电影单单只讴歌了一个面对癌症坚强乐观的女孩的话未免有点太单薄俗套了,电影之所以精彩,就因为她包含了我们生活的许多细节。男友跳票、工作被炒、一个人天马行空的幻想并将生活中的遭遇添加到自己的想象情境中实行变相的精神胜利法……种种种种,都让人们在观影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真实,好似熊顿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身边的某个亲人朋友。我们虽然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仍旧没有因为她的患癌死亡给自己带来一丁点负能量,我们看到的仍旧是热烈似火的美丽人生,而且我们想要过那样的人生。
这部电影让我对死亡有了新的认识,我常想如果让我选择一种死亡方式的话我会选择怎样死,我想了很久,最后得出结论是我不想死,无论以何种方式。一个人忽然就没了,不是牺牲,不是光荣献身,不是为国捐躯,不是因为任何理由而逝去,就是一个人没了,不存在了,这个世界的精彩与丑恶跟你忽然没有了丁点关系,你喝不到纯净的水看不到清新的阳光了,这种死亡是活生生的,每当想到此,我总感觉后背发凉头脑打颤,我觉得整个人生都没有了意义。但在看完《滚蛋吧!肿瘤君》以后我明白了人终究是要死的,当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不应该再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去寻求生命的质量,一些弥足珍贵的东西可能只有再死亡面前才能被我们注意到,换句话来说,死亡的威胁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好。
毫无疑问,熊顿最终还是走了,我们看不到那个马上就要气绝还在调戏帅医生的呆萌女孩,也看不到那个想象力天马行空的漫画家了,活着的人只能把她记在心里,并且好好活着。我们的人生也会经历许多次的不辞而别,从小疼我们的爷爷奶奶会离我们而去,抚养我们长大的父母也不可能陪伴我们终身,我们终究要与他们告别的,每当想到此,我总是感觉头皮发麻,但有什么办法呢?时间就是这样冷酷无情,你只能珍惜与他们相处的分分秒秒,即使他们离你而去,也不要后悔当初没有为他们做某件事没有跟他们说某句话,因为那个时候的后悔,就真的没有用了。
电影改编于熊顿本人的手绘漫画,但我不知道是否最大的还原了真实本身,但这已经不重要,看完整部电影我已经被熊顿这个鬼点子横出的乐天女生打动。白百合在电影中表现很到位,几段泪点的戏张弛有度,自然不做作,细节拿捏很准,几个配角的表演也非常出彩,反倒几乎让帅人一脸血的吴彦祖男神当了花瓶。白百合是我很喜欢的演员,演技好,戏路宽,从《失恋三十三天》到《滚蛋吧!肿瘤君》,她的演技一直在进步,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让人懂得,这一点让其他同时期的年轻女演员难以望其项背。有一段熊顿躺在床上跟妈妈聊天,摸着妈妈的嘴唇,像个孩子,她问妈妈,你想知道我的银行卡密码吗,妈妈说不想知道,熊顿说,是你的生日……熊顿脸色苍白,就像马上就要死去似的,但在说“是你的生日的时候”则又带着一丝丝的俏皮,看到这一段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白百合的演绎太过精彩,让人不得不佩服。
最近听说《滚蛋吧!肿瘤君》将要代表中国冲击今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不管它能不能得奖,都不会影响它在我心目中一部催人泪下的好电影的地位。另外,希望逝去的熊顿能够在天国延续她的乐观坚强,还希望活着的人们能够身体健康,珍惜眼前人。
201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