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 天)《齐鲁晚报》青未了·心理版2015年8月23日
2015 年 4 月 20 日,中新网有则报道题为《湖北宜昌数万人赴相亲大会 “父母相亲团”吸睛》。2015 年 7 月 19 日,重庆晚报刊发《父母陪同找工作 90 后男生递完简历埋头耍手机》的通讯。诸如此类的新闻,都会令人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凡这类父母也会有个共同的喜好,那就是设计孩子的人生。从穿衣吃饭、衣食住行的生活习惯,到填报志愿、找工作、谈恋爱的人生要事,都十分热衷,出发点冠冕堂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至于孩子愿不愿意,反不反感,喜不喜欢,有什么关系呢,孩子能有什么经验,不都是为了孩子好吗?放眼望去,婚恋、家庭、友谊,当隐匿在“爱”名义下的控制欲蠢蠢欲动时,总有些人不由分说地去干涉些什么。
明明是爱怎么就成了控制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这里所说的权力,亦可理解为控制。
小杰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闺蜜,俩人总是形影不离、无话不谈,小杰像是“大姐大”,学习、生活上总是尽显姐姐的风采,对闺蜜处处关心、呵护有加。当闺蜜遇到心上人时,小杰比自己谈朋友还紧张,担心她遇人不淑,关切地问这问那,对交往过程的细节也一一盘问,直到一天闺蜜皱着眉说“你不觉得太过分了吗”、“以后我的事你少管”时,小杰倍感伤心,搞不懂为什么一片友爱之心换来的是嫌弃呢?
韩国人黄安娜《有一天妈妈老了》的书中,有篇《勉强的孝道》令人唏嘘。妈妈寿辰,她预订了宾馆,请年迈的妈妈和弟弟妹妹一起泡温泉。可妈妈不想去,她费尽口舌劝说,妈妈还是不同意,弟妹们说既然妈妈不想去,就别为难她了。黄安娜见一片孝心得不到认同难过极了,提前离开聚会,她拒绝了妈妈亲手包的菜,在车子启动时,无情地甩开了妈妈的手。来到空荡荡的宾馆,她心里五味杂陈。可这时,不安的妈妈觉得伤了女儿心,被弟妹们搀扶着赶到了宾馆,她羞愧得不敢看妈妈的眼睛。妈妈年老体弱走路不便,怕给孩子添麻烦,让人背着觉得丢人,即使自己的儿子背,妈妈也觉得很不好意思。可她却强行要妈妈出来玩儿,是多么的愚蠢!原来,这样勉强的孝道是有瑕疵的啊。
爱与控制的不同
看起来,爱和控制会有混淆。不同的是,世人都需要爱与被爱。可没有人喜欢被说教被控制。爱在意的是对方,控制在意的是自己。爱成就对方,控制满足自己。爱是情感是艺术而非意志的加强。控制是一种常见的投射性认同,更像是在关系中实现自我目标的隐形操纵,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或工具,并希望用起来得心应手。有控制欲并不可耻,这是人天性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理想的对象和模式,都希望这个世界可以按自己的想象运转。比如,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广泛应用前,娱乐聚焦莫过于电视了,很多家庭会乐此不疲地上演争抢遥控器大战。
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男女嘉宾中,有宣告自己是一个控制欲强的人,也有直言就是要找个可以管着自己的人。可这些都是相对而言,没有谁受到了绝对的管制,人性中不是还有七情六欲吗?谁可以按照一个规则,永远机械的按部就班呢,除非不是人类的机器人。
“以爱为名”的控制欲,是以关爱为名义,人际边界不清地把他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看不到“他人”的独立存在,看到是我的父母、我的孩子、我的老公(妻子)、我的兄弟姐妹,我的亲朋好友,总之是我的“附属”,用自己的感受替代他人的感受,不分彼此的主权越位,过分热络,过多参与,过度干涉,侵犯他人的精神领域。
两性关系中,常常有这样的抱怨:我对他(她)这么好,处处为他(她)着想,付出那么多,为什么要辜负我?更有甚者,为了显示多么“爱”,多么在意,多么怕失去,整天神经兮兮、处心积虑地掌控对方的一切。但凡如此,都是爱的伪装和迷失。因为这类人大抵以自我为中心,关心自己的感受远胜于其他,之所以痛苦,主要是觉得现实亏欠了自己,自己编织的“爱”的谎言不仅蒙蔽了别人,也顺带“感动”了自己。张爱玲有句名言:“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这才是洒脱的爱!若付出全是为了等价甚至超值的换取,爱岂不成了买卖,若是买卖,怎能不去计算得失,控制输赢呢?
反常规的教育也拉扯上“爱”的大旗。电视剧《虎妈猫爸》中,“虎妈”毕胜男的爸爸,茜茜的姥爷,对一双子女以及外孙女严抓死控,自创的“必胜决”,要求“不能自满与自卑,时刻活在战斗里”,让孩子压力山大,让旁人听了头皮发麻。或许,这样的教育会在某个个案某个节点绽放光彩,可是各种逼迫下,作为主体的孩子的呐喊要寄放何处呢。人生而不同,如果由着设计、掌控,都成为流水线上高压定制的模具,套出一色儿的高标准、高配置,试问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类的自由何在呢?
放下控制成就爱
教育专家尹建莉,写过一篇“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的文章,发人深思。文中指出,“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自恋、盛气凌人、占有欲使妇女只有在孩子尚小时才能成为一个爱孩子的母亲,爱幼小的孩子其实再容易不过了。而检验一个母亲是否真正具有爱的能力,就看她是否愿意分离,并且在分离后继续爱着。”当前,社会生存压力倍增,孩子又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有些父母便将自己的欲望填满了孩子(甚至已经成人)的空间,过高期待、过加保护,恨不得替儿女竞争,替儿女生活,严厉苛刻地对待,越俎代庖地管辖,事无巨细地照顾,令人窒息的控制行为充斥了本该自我完善和成长的空间。
要爱,但不要爱的束缚。对于控制者,德国华裔妈妈陈平在“妈妈,我不是莫扎特”一文中,传达的声音不啻为一种启发。“我们需要学会树立一个观点——让孩子做自己,而不是父母愿望的载体。”其实,无论爱情、亲情、友情,都应该是“爱他,如他所是”,而不是“爱他,如我所愿”,“如我所愿”,就是要改变对方。“而当我们想要改变对方时,无论出发点多么好,道理多么正确,其实都在传递: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你应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收回向他人展开的手吧,当学会尊重每个生命的独立性、自主性时,也就懂得了如何去爱并欣赏。
坚定地做自己。对于受控者。首先要送上村上春树的一句话:“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不会有谁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也只有自己知道,什么更适合自己。对指手画脚、评头论足之类的小事一笑了之,对于事关隐私的探究坦率地表达你的态度,对未征询你意见大包大揽的擅自安排,成熟理性的沟通。坚守个人立场的过程,终会成为不断成长和领悟的历程。心理专家武志红曾指出,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假若,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