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梵的课要准备再听一遍,里面说的你情绪后面的期待是什么?这个真的是很好用。
今天很有表达的欲望,不知道是不是焦虑,反正现在就是顺着性子来,表达就表达。看群里聊天,很嗨的分享了阿拉西,心里带着点得意,看我喜欢的东西很多的,其实还是有想证明自己吧。本以为分享完就没事的,结果小盘开始说道,另外一个林哥也开始针锋相对。其实我对这个东西不懂,只是看睡眠的推荐里面有,就分享了下,没想到激起这么强烈的攻击,好吧。有一下我是恼羞成怒的,我是很想反驳和对抗的。但那会我突然停了下,有个声音是,你难道想要跑步的伙伴用心理学的方式待你。突然情绪就降下来了,和你不能找爸爸要奶喝是一样的道理。我承认我发错群了。
后面再面对群里质疑的时候,我就没有情绪了,就相对客观些,虽然有些激动。在洗漱的时候,我在想我或者是想影响他们改善对心理学的看法,还是辩驳什么?还是要证明我是对的?但其实很多人的认知被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他们必须极力的否认,否则会感到自身受到威胁。同时他们的恐惧害怕其实也确实可能是自己被勾到了点什么的。
我去做了个不是会按期待给我反馈的事,但我也没批判自己,反而我带着觉察,看到了自己做的不合适的地方,并承担了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我能承接,并找到妥善的处理方式很棒。我看到了自己的弹性,也真的觉得自己有了更大的包容,这个世界本来求同存异,本来就有不同的人和观点,别人不一定会按你的期待来反馈,但在某些方面我们又有共同的点。挺好的。
我的观点不等于我本身,可以探讨可以否认,但都没关系,我还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