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同一个蔑视世俗看法、喜欢自己有独立见解的女孩子谈话,最好把自己说成一个坏蛋,这会使她觉得有趣甚至更抱好感。就如同拼命形容一个人如何丑,不堪入目——实际并不那么丑。她会细心地去找优点,而不是处处挑剔,去观察你的缺点。
“我可不喜欢什么事都清楚地知道结局,有条不紊地按部就班地逐次达标,那也太乏味了。多一分远见,就少一分刺激。如果我知道下一步、每一步会碰到什么,产生什么结果,我立刻就没兴趣活了。”
一本书,我翻开头,就能告诉你下面是怎么回事。可生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甚至自己还能决定是喜剧还是悲剧。你看电影喜欢悲剧还是喜剧?”
天空、云朵、海洋、礁石,触目皆是亿万年沧桑的见证。多少罪恶被冲刷了,大自然依旧纯净、透明、恒久、执拗地培植、唤起人们的美好情感。
在一个正在痛哭的人面前,你是无法申辩的,只有像个坏蛋一样忏悔。杜梅使我掌握的词汇量激增,很多诸如“认贼作父”、“不稂不莠”等成语我都是那时学会准确运用的,并对“闻风丧胆”、“不打自招”之类的成语有了切身体会。我在那些天说过的肉麻话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最著名的佞臣一生说得都多,妓女听见都要脸红。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如果能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要求,而又不期待别人与他们想的一样、感觉一样或者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受益无穷——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学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包括他们自己的需要——对于培养相互尊重是至关紧要的。
我们经常被那些具有我们认为自己缺乏的优点的人所吸引。
“积极的暂停”对于冷静期的作用,我们已经提到过几次。记住,冷静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等到能接通你的“理性大脑”,以避免你用“爬行动物脑”去解决冲突。所以,某种形式的撤出是有益的。不要只考虑让孩子去做一会儿“暂停”,父母首先撤出冲突会更有帮助。
我们要重申一个重要概念: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大多数成年人都错误地认为,让孩子回他自己的房间是为了让孩子遭受痛苦:“到你自己屋里去,想想你都做了些什么。”那语气通常暗示着:“你要痛苦。”有个家长甚至抱怨说:“把我儿子送回他的房间根本没任何好处。他在里面自在着呢。”
在《正面管教A—Z》中,我们介绍了一千多种非惩罚性的、预防性的方法。《正面管教——教师指南》也专门为老师提供了很多解决行为难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