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有时便会是杀了他。这是约翰·斯坦贝克《人鼠之间》故事的结局。
乔治与伦尼总是结伴在农场间闯荡。乔治是个精明的瘦子,但却从未抛弃伦尼,处处维护他。伦尼是个傻大个,有点弱智,但力大无比,这是他得以生存的资本,却也是他被毁灭的原因,不可控的力量总是危险的。这是两个男人之间的友谊,他们一起在农场打工,闲时一起做梦。他们梦想着拥有一个自己的农场,有几亩地,有一座房子,能种蔬菜,能养牛羊,还能养兔子供伦尼玩耍。这个梦想在书中多次重复,并吸引了农场年迈的勤杂工坎迪。只是,来往于农场的劳工,大多都怀有这样的梦想,拥有自己的农场,自己安排工作,随时可去找乐子,过着惬意的生活。只是,这样的梦想,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谁实现过。美好的梦想在现实中往往遭到毁灭,这使得小说也多了几分寓言的色彩。
小说一开始,伦尼衣兜里便藏了一只死老鼠,供他在路上把玩,因为他喜欢触摸光滑柔远的毛皮。由此,也引出了他们丢掉上一份工作的原因,伦尼抓着姑娘的裙子不放,吓坏了她,控告他强奸,乔治和伦尼不得不躲避众人的追捕。伦尼喜欢农场上刚出生的小狗,他不小心弄死了一只。他喜欢摸农场少主的妻子的头发,抓着不放,为了阻止她呼喊,他又不小心弄死了她。最后,他的好友伦尼不得不枪杀了他,以帮他摆脱私行的煎熬。
农场的勤杂工坎迪,年老体弱,失去了右手,只能和他的老牧羊犬相依为命。但大家觉得这狗太老了,浑身发臭,步履蹒跚,难以进食,活着也太过痛苦,强制给了它死刑。它的死法和伦尼惊人的相似,都是被人在脖子后面开了一枪。
人、老鼠与狗,在现实的残酷面前一文不值,脆弱而无助。
人在世间是孤独的,因为忍受不了孤独,人总要对他人倾诉,寻找他人作伴。
没有伦尼的累赘,乔治本可以活得更自在快活,但两个人在一起,也好过一个人独自打拼。黑人克鲁克斯,受伤驼背,因为种族歧视,他只能一个人住在马棚。伦尼闯入他的房子后,克鲁克斯也只是自顾自地倾诉自己孤独,不管伦尼能否理解得了。
农场少主柯利的老婆,不满于生活,不满于丈夫,总是怀揣着作演员的白日梦,她充满了欲望,所以总是不顾丈夫的警告跑出家门,勾搭农场上干活的工人。她最后诱惑伦尼,不料命丧其手,欲望和梦想都不再有了。柯利的老婆被伦尼误杀后,作者才展示了她的美:
柯利的老婆躺在那儿,一半的身体覆盖着黄色的甘草。她脸上的卑贱、算计、不满和引人关注的渴望全都消失不见了。她非常漂亮而又单纯,面容甜美而又年轻。她那搽了胭脂的面颊和涂了口红的嘴唇使她显得富有生机,就像刚刚睡着了一样。小香肠一样细细的发卷披散在她脑后的干草上,嘴唇微启。
作者约翰·斯坦贝克,196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现实主义同时又充满想象的创作将富有同情心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锐观察融为一体”。他曾说:“世界上所有诚实的作品都有一个基本的主题:努力去理解人。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理解,也就能相互友善。对一个人有了深入的了解以后,从来都不会导致恨,而几乎总会导致爱。也有更便捷的途径,有很多很多。写作能够促进社会改善,能够惩治社会不公,能够赞美英雄主义,但基本的主题还是那一条:努力去相互理解。”
诚实难能可贵,揭露真相则需要勇气。他的这本《人鼠之间》冷酷残忍,告诉给读者的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人类生而孤独,梦想总会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