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二,也是语音写作的第37天。这个打卡来的晚了一点,昨天只是为了应付一下,就提交了一个标题,因为当时正沉浸在一个小直播间里面。
以前我是很从来不进这样聊天的直播间,因为直播间的这个形式到现在我都一直没有真正的从内心上接受,从直播间里购物还是在去年在同事的影响下才开始的,当时还真搞不清楚到哪里去购买,摸索了好长时间才慢慢接受了这种模式,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突破吧,其实在直播间买东西这玩意儿就和淘宝购物是差不多的,怎么说呢,有点锤炼你的耐心和快速审美的能力,因为你买的东西是否符合你自己的身体有的视频眼睛看得出来有的凭眼睛看不出来,得上身穿士才能看得出来,所以今年夏天我是花了大概接近几个星期的时间,天天蹲直播间来尝试一下每天蹲直播间的这种感受,确实在那种氛围中采购了一些衣服,但是并不是很多当然因为采购的时候觉得很合适,但是后来拿回来之后又发现不合适,所以又退了很多衣服,我觉得这种方式也挺好的,只是浪费了一些运费而已,也花不了多少钱,所以在直播间买东西这个模式体验过了。
就像这次一样,我很少进一个聊天的直播间,因为其实网上都是不认识的人,你是没有太多的兴趣想去跟这些素未谋面的人去聊天的,聊天的内容可能都不见得是你喜欢的去浪费这个时间干什么呢所以我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但是这一次由于一个热点事件,我碰巧刷到了之后,可能大数据根据我对这个视频感兴趣的程度,然后不停的给我推送相关的文章和视频,让我也慢慢的在这件事中花费了一些时间和精力。然后再一次偶然的机会刷到了一些直播间,最奇怪的是在发布公告的那一天好多直播间的名称标注的是导演演员等等都在直播间默默的流泪,当时我就意识到这件事情真的是反响挺大的,后来又偶然的刷到一个直播间在讨论这件事情单从形式上来看我觉得大家都挺勇敢的,因为很多人他想要表达的时候就直接连麦,然后很顺畅的去表达了他的观点,而且有的还结合了自己所在的行业身边咨询了朋友或者律师之类的,还有有的是做直播平台等等各行各业的人集聚在一起凝聚力量,然后抒发自己的心怀,我发现他们都挺勇敢的,能够直抒胸臆,换做是我到这个直播间里面去,我可能在表达上都被吓死了,连话都捋不清了,内心的一种紧张在作祟,所以一直都很佩服这样的人,在大众的面前讲话都能够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的。除了这个形式之外呢,在内容上面其实也有蛮多启发,因为大家聚在一起,都是有一定的信念感的,所以当时听着听着就越听越有劲儿,同时也从这个直播间里面其实是让我对一些东西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第1晚进这个直播间的时候,其实大家都明确的表表达出一个想法就是这件事情肯定是真的那么建立在这个真的的基础之上,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做才能让这件事情可能有一个转机,对于这个想法我之前是有点模糊的,因为我会觉得在网络上冲刺的信息太多了,你根本就没办法去辨别。那你怎么知道是真是假呢?所以我们很多人是处于一个比较摇摆的阶段的。那么在这个里面是坚定了我相信的那个方向去的,所以我在这个基础上去理解这里面的人和事,就会有了更深的想法和认知,这个认知的东西是我以前并没有接触到的,或者是我从来没有朝这个方面去想,可能主要原因是我很少将自己的感受放在所有事情的第1位。
比如说在工作中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一定做一个新人进单位。要尊敬领导,团结同事,默默干事,不要多说话。等等树立这样一个形象,那么这个形象时间长了之后就容易变成一个老黄牛,当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公平的事件,可能或多或少就会降临在你的身上,但是由于你没有背景,没有资历,没有后台,所以你是没有办法与这些东西去抗衡的,一旦你抗衡就违背了你之前老黄牛的人设,就变成你的不对了,大家的矛头都会指向你自己这样你不仅把你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在这次抗争中毁于一旦,而且你自己心里也会非常不好受。但实际上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强调人的多面性多样性以及包容性独创性,年轻人在这个年纪就该有他自己的个性,只要他自己也是有责任的,有正直感的,有信念的,那么它就是属于一个有棱角的有能量的年轻人,那么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他也会寻着他自己的路子去精力他所需要获得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能够遇到赏识他的人,而不是一味的用卑微来换取所有人对你的“钦佩”。
现在回想起来,我经历的最难受的时刻应该是在二三年左右以及二四年了二三年是因为疫情完了之后有面临新的环境,新的领导适应,慢下来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我的个人是处于一团混乱的状态,在工作上也是摊派了很多新的任务,这些新的任务是一直贯彻了之前的模式,在这种应激反应下,我觉得不能一味的去承受这些任务,所以就一直在硬性的去反抗,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我需要拒绝一些东西,这与我本身不善拒绝的个性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对抗的过程中相当于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可以说是从一个自卑内耗,懦弱的人逐渐变成了一个带刺反抗的人,确实适应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慢慢的将局势稳定下来。然后很不幸的是在24年的时候又重新换了工作,当时从我自己内心而言,我是完完全全拒绝的,不管是从身体上心理上还是工作能力上还是状态上,我觉得都没必要去趟这趟浑水。我会觉得领导虽然在工作上给予了我重担,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提议去体恤我内心的想法,当然也没有这样合适的时机,而且我觉得在那样的环境下去提这些要求,好像也并没有什么胜算,所以我强迫自己努力的去接受现状,努力的去完成每天对接的新工作,努力的将所有的事情都摆顺。我之前对自己的要求是三个月要把所有的工作理顺。确实我相信我做到了,但是理顺了之后发现并没有人可以用,所以几乎在后面9个月的日子里,我几乎都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斗,后来我发现自己不仅心越来越不顺了,身体也发生了更严重的变化,所以我爵迹一定要反抗到底用默不作声的拒绝反抗到底,最后领导才想办法重新调换了人。现在回想起来我早就该这么做了,早就该将自己的感受放在第1位,早就该与不平等的条约去抗衡。早就该想办法去突破现有的困境,早早就该想办法去破局,不管这个局能不能破,我应该做我自己能够做的,而不是默默的去承受所有的一切,导致所有的苦难在自己的身上都以不同的形式留下了痕迹,这些痕迹是完全没有办法抹去的,他会对我的身体造成永久的伤痛,这样是得不偿失的。以后请一定要记住,永远要把你的感受放在第1位。
好收回到正题,当我进了这样的直播间之后,我接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大家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加深了我对这件事情的理解。其实很多事情是对是错,我们可以从最朴素的内心出发,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受他,我们自己的心中自然有一位杆秤,所以大家都说正义在心中每个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孰是孰非孰对孰错,早就在每一次行为和语言中有所表达。那么以后的过程中如何确认我们对这件事情是怎么样看待的呢?首先我们可以自己的认知出发去坚定一个方向,然后仔细朝着这个方向再去找相应的论据或者是案例,来加深我们对这个事物的认识,当然我们同时也可以具备批判性的思维,也可以看一下它的反面是什么样的,然后以更深的认知去探究这件事情的原本面目,当我们真正的去了解了他之后,会得到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水平。这就关系到很多时候,当我在被别人提到一个问题或者是对一个抽象的事情,有一个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我感觉好像被很多的内容填在脑袋中,但是又没办法把它梳理成一条条很明显的。线,这个时候我的嘴巴又比较笨拙,在第一遍进行表达的。时候是没有很清晰的去表达,只能在通过表达的过程中去梳理自己的想法,然后在第2次进行表述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个明确的逻辑线呈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我都提醒自己要快速思考快速思考,但是快速思考的前提是你真的是掌握了一定的事实,案例材料数据等等之后才能够在这个基础上有一定的推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