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取明相,执我为本,乐亦为苦,看破名相,放下自我,苦亦为乐。在生活中修行修心,面对人生的种种苦难,让自己的心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不为苦纠结,不为乐陶醉,自主自在。
两年前,像是做了一场梦,支离破碎的,现在,慢慢从梦中醒了,虽然目前没有实现什么远大抱负,却知道我是活在人世的,实实在在的,不是虚幻的,就像喜欢犯贱地去看恐怖片,只是为了给干涸已久的心灵一点点刺激而已,那时候能清楚毫不避讳地联想到各种刺激而又脱离实际的血腥暴力,以及隐藏到内心处最不敢触碰的死角壁影。被刺激过后就像怀揣了珍宝的庸俗小市民一样赶紧想偷偷穿越到现代,不想被拽进深渊一样,其实还想留下这种新鲜感,这种余温。走了许久,才慢慢感觉到现在两脚是踩在地面的,是实实在在的,不是梦,不是梦,不是梦……
我眼前一直隐藏着一条时间轴:儿时的记忆最为深刻,关于那时的我,汇聚了所有的天地灵气,像个被上天宠溺的神奇天使,甚至常常出现一些奇怪的神灵之事,那么小,就对佛缘产生极浓的兴趣。时常走进那个梦境,问自己是不是神灵的孩子。
……慢慢长大了,才知道。那只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地想去还原这个世界的纯白。儿时的愿望即使被风承载,被雨记忆,也只是在路上走了片刻而已,来不及追忆。
那个时间曾经是属于我的,我内心不太乐观,排斥,空想,受伤,与世隔绝,无人能懂的孤单。毕竟每个人的孤单只属于自己,带着特色。所谓处于弱者时,就会把自己埋进尘埃里,透过这些颗粒物放大人性的真实……越走越远,慢慢地……
开始不回头了……
不知道是哪种力量在推动,只觉得自自己已经不属于自己,属于这个世界每一片生机里的分子……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 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而最喜欢莎士比亚的那句: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每天,吃成了一种幸福和短暂的快乐。
重复,急躁,反复的抱怨,终归还是要平静下来。就在一个小小的空间,好好地把握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想想未来的路,就不要再怕苦。用最大的能量再给自己一次捍卫梦的机会,那种看不到,摸不着痛感,想让人变得疯狂,就是这样才能清醒地意识到,身为异客独自背着行囊能有选择地走上一条不归路就是最大幸运。
保持好心态,拥有健康的心态,还有一颗不服输的精神。既然必须要面对和坚持,那就不走完不心安,不走完不回头吧
――执取明相,执我为本,乐亦为苦,看破名相,放下自我,苦亦为乐。在生活中修行修心,面对人生的种种苦难,让自己的心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不为苦纠结,不为乐陶醉,自主自在。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