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0后,就以我的视角来谈谈我们这代人的家长,针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问题。
首先是我们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做了宝妈宝爸,后又晋升为学生家长,可是同样也没有经过培训。(话说再以前以前的人也没经过培训上岗呀!)
激发我开始思考、认真对待孩子教育这件事,是从孩子小学一年级开始的。孩子在我妹夫任教的小学上学,这样我既有一点优越感也有一些忧虑。妹夫肯定是给班主任打过招呼的,可我骨子里还是很看中孩子的真实努力的,希望孩子一切都是凭着自己的真本事,能够担当和胜任她的班级角色。这是第一个驱动力,加上妹夫是老师,对于教育他家孩子上自然有先天优势,换做一位父亲的身份,等于说我妹妹的家庭,有一位资深教育专家啊!想到这里,人性的弱点开始启动,我怕孩子起步时就跟妹夫家孩子有差距,差在教育方法上的不足,而且这个不足是因为我这个家长的原因造成的。一系列的逻辑自洽,导致我的警觉,开始格外重视孩子教育,并且付费学习家长课。
记得那年的5.1,我们全家人吃完晚饭把孩子送到姨妈家,每天定时去学二个小时的家长课。起初老公和老妈是不同意付费学习的,后来是不同意和我一起去学。我先是连着好几个早餐时段,给我妈听了老师的免费音频,还见缝插针的给老公听,也不是硬逼着她俩听的,只是故意的放大扩音,权当家庭背景声了。看她俩有了一点松动,态度上有缓和了,我趁机继续游说,花一份钱3个人去上课,等于说打了3折,我们家庭主要接触孩子的成员,在教育理念上一致了,不仅对孩子好,而且我们三个人同一屋檐下,沟通起来也不浪费精力,就这样我把她俩说服了。这件事后来还被授课老师当作典型实例来鼓励学员的踊跃参与。不管孩子爸爸和我妈有没有我理解和执行得好,我都很有成就感,家人在教育上是十分重视的,也愿意付出时间和金钱,只要是付出了这两样,人本能就会更加重视。
我们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大家都认可一点是言传身教,可是没有经过学习和深入思考的家长,何谈言传身教,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的给孩子学习挖坑。
第一个坑登场,孩子放学后,家长常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老师讲课你都听懂了吗?
这句话是一句咒语啊,你常问这句话,孩子常听这句话,出口带动入口效应的驱使下,孩子和家长都认为上学就是为了听懂老师讲课的,听懂是重要目标。可是听懂了,不代表学会了,懂和会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你让孩子把书给你拿来,讲讲老师今天的课,都学到了什么。如果他经过这样的考查,知道家长晚上一定会考他,他上课就知道注意听讲,听重点,记忆重点知识。用这种出口带动入口的方法,会让孩子从听懂的层次上升到记忆层面,走向会的程度。
第二个坑登场,孩子看电视或者休息时,家长常问“作业都做完了吗?”
这句话也是一句咒语,你常问这句话,孩子和家长都会形成完成任务型思维。我们家长一定要明确一点,作业做完了,不代表孩子真会了,不代表孩子真正理解了,不代表考试的时候能考好,对吧?因为单纯就完成而言,完成不等于理解。
怎么才能证明孩子把知识学会和理解了,是要通过练习题来考察的,孩子做对了,我们也要考核他怎么做对的,是根据什么知识点、公式、理论依据是什么,做题步骤是什么,如果他都能说出来,那么证明他真的学会了。当孩子遇到变形题难住时,我们家长不能有问必答,这样锻炼不出来孩子,反倒容易把你锻炼出来,我们要让他自己先思考一阵儿,是在研究不出来时,家长可以给他讲,但是讲题1得有条件,家长给讲的题必须抄道错题本上,错题本商店题还要定期考察。孩子发现问你题的成本太高了,算了,还是自己研究吧!他愿意研究难题,就是锻炼他的思维力,反复运用学过的知识点试错,总结和返嚼理解知识点。他研究出来的题,家长用“角色法”,让孩子当老师给你讲讲他是怎么算出来的,让他教你,加上你的赏识,孩子会充满成就感和自信的!
先剖析这两个“坑”,我们做家长一定要想想我们平时的言行是否都恰当,别在不自知的情况下,错误的引导了孩子,导致孩子学业上的不通透,却在满世界找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