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邀请我一起为她的女儿做能量治疗,我很清晰的拒绝了她的邀请。基于前两天给她女儿做治疗后的交谈,体会到孩子的意愿不是很强烈,甚至有些抗拒,可想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但因妈妈都是为她好的缘故,有些勉强的接受治疗,一定程度上是配合妈妈的好心或安慰她的焦虑。上次治疗之前朋友在微信上说跟姑娘说好了,结果做完之后听她分享和对她的观察,完全是朋友的一己之愿要帮女儿,连带的我也成了朋友的帮凶。这多少让我感到不爽,付出与接收不匹配,简直自作多情。当她今天再发邀请的时候,我有一种很模糊的表达不出来的感觉,第一直觉是能量不匹配,我不愿意干,又不好意思说出口,这模糊的感觉中蕴藏着其他的什么。
一直去感受这种模糊,体验到我的付出不被对方看到、接受并肯定的羞愧。这让我联想到多年前很傻很天真的信任和付出,换来的是不被看到、不被肯定,自己的千般情意万般信赖如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般被人看轻,还有对父母兄弟倾力的照顾换来令人傻眼的反馈。信任和付出真的是一门学问,这些教会我不要盲目付出,给予对方需要的,不从付出中求认同、证明有价值。付出基于对方的需要,也尊重自己的意愿。
老师说诚实是我具有的品质,我讨厌谎言和背叛。初中时好朋友跟我分享她跟一个邻居同学的事。作为班干部候选人,她当然希望邻居同学投她的票,邻居同学亲口跟她说选了她,结果统计票数时并不是如邻居同学嘴里说的一般,邻居同学的口是心非令朋友感到背叛,我也惊讶于邻居同学的行为太心机,感叹竟有如此之人,对此行为非常不齿。
小学时同学之间三五的小团体,背叛几乎天天有,今天谁跟谁又一起玩了真不要脸的叛徒。背叛就是违反了我认为的约定,比如我今天听到朋友发誓不会跟谁玩,而且像斗现行反革命分子一样数落某人的罪状,隔天就看到他们竟然情如手足,羞愧、羡慕、嫉妒、恨,要足足大骂一通并发誓再也不跟某人玩了,结果是我也会背叛毁掉誓言。
对等的付出和接收的确也是平衡之道,付出是心甘情愿,付出也基于接收,信任、看到,施受平衡,互相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