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每次新品发布临近,旧电器就会心照不宣地闹起别扭,不是接触不灵就是功能失效,或者直接跳进马桶里。
我的手机在一个月前就头笔直地撞向了水泥地,成功地在脸上留下一道超过10cm的疤。见我不嫌弃,过半个月后指纹识别也变得痴呆起来,任大拇指怎么摩挲都没反应。最近,它更是丧心病狂地频繁提示“手机内存不足,系统即将崩溃。”
我怎么能不明白它这种想退休的小计俩呢?谁没日没夜地干了两三年,不想撩挑子的?就像所有抠门的无良老板能做的那样,我开始号称帮它“减负”。
做啥呢?先给释放一些内存吧。
我装模作样地翻看起占用内存的大户——照片。先删掉拍得虚焦、重复、难看的,再整合剩余的,发现绝大多数照片并没有什么卵用,只是当时情难自禁,事后看看也就那么回事,天知道我为什么举着手机趴在地上,对着苔藓连按了二十多下快门。相比那二十多张苔藓照片,我想背后触动我的东西才更重要吧,我是喜欢它的质感、色泽,想以后买一条类似的地毯?还是觉得苔藓代表了生态环境好,想赞叹一下潮湿清新的空气?这一想要了命,看完近一年的照片用了整3天。
照片勾起了我整理的瘾,最近正好在看一本“如何启动新生活”的书。我开始按着书里的方法写回顾,一开始靠回忆,只能写出十几条。还好我有记手账的习惯。于是翻了出来……
从2010年开始,6年记录了13本手账(不包括工作日志、思考日志和涂鸦)。光看手账就花了我6个小时,到凌晨2点都没看完。
6年以来,我基本保持着一年去3-4个国家/城市,每年学习1-2项新技能,每个月看2-3本书的节奏。积攒下来,它们变成了几百G的照片,一大抽屉票据(电影票、门票、发票、宣传册……),一书架来不及翻的书以及各种场合下购买的工具,随时都在提醒内存不足的手机。
自由职业9个月,我花了大量时间在阅读上。
翻看以前看过的书,发现很多内容看过一遍却完全记不起来,要不是书里面已经做过标注,真和新买的没两样。
我为此时常羞涩地感慨,年纪大了,脑子不中用了。
前两天看到一个关于人脑记忆力的理论。人的脑细胞是不会随着年龄而减少的,并不存在年纪大了记忆力衰退这回事。那为什么我们经常忘记呢?是因为记忆分为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存储强度只增不减,也就是说一件事进入了记忆,就永远在那里了。而提取强度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弱,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复习,记忆就不那么容易提取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凭回忆只能想起十几件事,借助手账的帮助,却能想到几十几百件。它们并不是真的消失了,只是我丢了打开的钥匙。
看到这张小图,我能一瞬间回想起两年前秋季的漫咖啡,当时的阳光如何明媚而乖巧,空气里缭绕着香甜的味道。甚至想起旁边一桌坐着怎样的人,他们在聊什么,喝了什么。
看到这张,我想起了郊野公园的初春,柳树和梧桐没开始抽芽,喜鹊正忙着筑巢,公园里散步的人,甚至想起他们遛的狗长什么样。
我还记录过很多有的没的~~~
一整个交响乐团和看演出的观众
住过的宾馆,宾馆里的床、地板、墙纸、台灯、音箱……
一个孤零零吃饭的陌生人
早就不知道扔哪儿去的小玩具
嗯,这个是百度某个程序员的桌子,以及百度大楼里著名的熊爪休息室,一闭眼还能想起里面瞎了一样的黑暗。
每回顾一张图或一段文字,那段干瘪瘪的记忆一下子像茶叶遇到开水一样舒展开来。光靠回忆,打死我也想不出这些来了。
有和用是两回事。只有“有”并“用”了,才会变“有用”。
很多时候我们着急地拍下一大堆照片,之后却再也没有回头看一眼。买了,拍了,收藏了,记录了,感觉已完成,其实只做完了第一步。好比把食物吃下去,就以为完成了进食的全过程,其实要等消化吸收以后,营养才会内化成身体的一部分。
为什么看了书就像没看过?
我觉得“看书”这个词是不准确的,看只是第一步,看完了还需要经常回顾,把知识转化成行动,一本书才算真的“看”完了。
我们热衷于存储信息,提取时却漫不经心,因为它属于重要不紧急的事。
反正信息存储完了不会丢,什么时候不能提取呢?
上班的时候,有更紧急的事情要处理,甚至来不及想什么是“重要”的。
休息的时候,生怕时光虚度,看书看电影旅游体验新玩法,感觉已经过得十分充实。不知不觉,信息越堆越多,碰到差不多的内容,还是跟没见过似地,一遍遍再去保存,直到当机。
我认识的几个插画师,都是边旅行边抽空画画,旅行结束,手绘本就出来了。
漫画家朱德庸去了温哥华25趟,坐了50班飞机,每班12个钟头。在坐飞机的同时,他读了600本书,写了12本书。
我对高效创作者何以高产很感兴趣,他们每天并不比其他人多拥有1小时,只是更懂得如何利用和分配时间。单位时间里,他们收集并整理了更多信息。他们会花很长时间处理已有的信息,不是堆积着等将来“某天”再打开它们,而是迅速地,趁着还热气腾腾的时候,消化吸收,加工转化成生产力。
《生活手贴》的主编松浦弥太郎在介绍自己的工作方式时,讲了几种方法,他说他不太用电子产品,更喜欢用纸笔记录。把当天要做的事分别写在小纸片上。回看的时候,他可以通过笔迹的轻重,了解自己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
另外,他会在桌上放一个问题箱,遇到不懂的专业术语,就写一张纸条丢进去,等有时间拿出来一个个详细查。
以前看这段,看完就过了,觉得这也不是什么时髦的方法,这简直就不叫方法,太简单不过了。等我重新回看的时候,发现松浦要说的就是随时记录和定期整理的重要性。关键不是记在纸条上或丢进问题箱里,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便及时翻看记录。
现在流行碎片化阅读,好像不抽空看点什么就哪里不对似的。但其实,或许不是看得太少,而是整理得太少,提取得太少,内化得太少。
马尔克斯在他的自传里提到: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这句话里,再次强调了“重现”对于“记住”的作用。
仔细地去回想,清理已“有”的东西,思考是不是使用充分了,是不是有些东西买了根本没用?有哪些想法,想过了却从来没执行?是什么阻碍了你的行动?
你可以:
1、翻看以前拍的照片
2、翻看朋友圈、微信微博各种日志
3、翻看购物车和购买记录
4、翻看已经看过一遍的书
重新看一遍,经常会发出“我还干过这种事情?”的感慨。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座宝库,只是大多数人忙着囤积,把它当成了保险柜,锁上了就不再打开。套用“花出去的钱才是自己的”,提取过的信息也才是自己的。“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是最容易忽略拖延的事,抽一段时间,好好挖一挖早就存在的宝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