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我的自卑感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是意外,在娘肚子里,就听多了父母关于是要还是不要的讨论。呱呱坠地,虽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却很强烈的感受到自己的是多余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弱多病,不喜欢体育运动,也因为家里是姐姐,打架也从来都是没人帮手的。自卑感也慢慢的转化成了自卑情结。
上学以后,开始恋上读书,成绩也一度在整个学区都名列前茅。当其他人还在背“床前明月光”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把《岳阳楼记》倒背如流。用学习成绩,用家长赞许的目光找回了点点自信。长大以后,研究了心理学。才慢慢的理解到,也许是从小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爱,因为被忽视,心理平衡被打破,产生了自卑感,通过补偿建立优越感来抵消自卑感,强化优越感,建立新的心理平衡。但是,自卑感仍然是与生俱来的,学习成绩的优秀并没有过多的补偿内心的缺失。那时的自己,年少懵懂,也没有心理疏导,在自卑感和优越感中奋力平衡。浑浑噩噩的到了高中。
高中上的是湖南省重点中学,班级也是实验班,班内人才济济。几次考试下来,内心的自卑情结又开始冒头。几经挣扎,仍然败下阵来。
很长一段时间里,内心的自卑小人都会不时跳出来做怪。步入职场,逃离了高中的学霸班,开始在各类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屡有斩获,在各种考试中的名列前茅,“裸考”通过白热化的公考。内心的优越感又一次占回了上风。
在系统内,也因为曾是本系统最年轻的专业干部而备受关注。生活中,也因为大量的阅读、写作,开始有了独特的眼光和视角看待世界,开始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渐渐的,自卑感和自卑情结都悄悄离去。如果不是跟有相同经历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偶尔提及。其实,忘记它已经很久了。
人的行为,始终来自于自身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本来就不是事实的真相,只是外在世界投射在我们内心的主观印象而已。强烈的自卑感是催促着每一个人往正面、安全、征服、努力的最大动机。
静坐、冥想、反思,自卑感带来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惶恐与失落,都已淡去,嘱一作文记之,与有同样经历的朋友共勉!